先探投資週刊 2022/5月 第2197期
全球車市有望走出營運低潮,伴隨著電動車旋風,車用電子、第三類半導體及零組件廠目前在手訂單能見度都相當高,是備受關注的族群。
今周刊 2022/5月 第1327期
國際糧價狂飆,讓台灣牧場一頭泌乳牛每天飼料成本增加近百元,酪農叫苦連天。六月起,每公斤基礎乳價調漲兩元,終止了逾十年未調漲的局面,鮮奶將全面起漲了嗎?
商業周刊 2022/5月 第1802期
在疫情催化下,就連一向標榜「以人為本」的幸福企業,也擋不住員工加入工會抗爭,品牌形象更因此大傷。問題的癥結,居然是一款手機App!
商業周刊 2022/5月 第1802期
比特幣在五月中跌破三萬美元關卡,創今年以來新低,這除了反映風險資產遭拋售,也是它的性質「由幣變股」的結果。
能力雜誌 2022/5月 第795期
話題就是流量,炒起熱度才有行銷效,真的嗎?其實企業操作社群行銷,得先思考到底是想攬新客,還是固舊客,比起追逐一時的話題新平台,從行銷目的回推,從用戶量體與黏度篩選真正適合自己的通路,才是更有效益的作法……
先探投資週刊 2022/5月 第2196期
全世界這兩年因為疫情而封城,導致製造業的勞動人口運作總是斷斷續續,將讓企業投入生產自動化腳步的加快,可預見自動化概念股的趨勢一片大好。
新新聞 2022/5月 第1837期
這些年來,政府為了前瞻計畫、採購軍備,以及因應疫情的紓困、振興方案而大肆舉債,經常遭到外界譏諷「債留子孫」。這樣的批評有無道理見仁見智,但相較於備受矚目的公債,我國家庭部門債台高築反倒乏人問津,如今負債金額直逼一整年的GDP 規模,同樣不容小覷。
商業周刊 2022/5月 第1801期
五月四日大清早,一個「反常」的航班從桃園機場出發,從報到、機上餐點到服務用品,都和旅客平常熟悉的很不同。這個反常的航班,是華航CI-753台北飛新加坡、國內首個「永續航班」。
商業周刊 2022/5月 第1801期
台灣股市創歷史新高後又大跌,平均每個台股股民賠了五十二萬多;彭博則引述摩根士丹利報告,稱美國的業餘投資人,已經輸光在疫情大流行期間所累積的財富,到底是股市過度悲觀,還是產業面已開始由盛轉衰?
今周刊 2022/5月 第1326期
全球股票市場遭遇熊市肆虐,新創圈也無法倖免,當公司成長停滯,投資人紛紛離場,泡沫恐怕即將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