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腦雜誌 2023/2月 第562期
台灣有許多知名美食, 但同時也是亞洲地區的食物浪費大國, Tasteme打造出良食共享平台,讓原先無能為力的消費者及商家能更輕易展開行動,使食物生產更加接近永續目標:解決飢餓、減少碳排。
理財周刊 2023/2月 第1173期
房子不僅是消費品,還是金融商品,可以抗通膨。大城市有產業支撐,不斷吸引外來人口流入,又具有稀缺性,自然形成眾人追逐目標,其房產除了保值更具增值性。
《財訊》 2023/2月 第679期
生成式AI並非新技術,ChatGPT-3卻一夕暴紅,開放兩個月即湧入上億個用戶。史上用戶成長速度最快的消費級應用程式,如何引發顛覆市場的AI大戰?
《財訊》 2023/2月 第679期
過去一年,從Google、Meta 到蘋果,都積極和台灣合作,共同發展可融合實境與虛擬資訊的混合實境裝置。台積電、和碩累積多年的技術突破,即將成為這場競爭中的最強軍火商。
先探投資週刊 2023/2月 第2235期
去年遭到中國政府打壓,導致當地網路科技類股泡沫化破滅;在這樣的情勢下,儘管百度在新技術有所突破,但ADR價格這一波能反彈多高?仍值得觀察。
先探投資週刊 2023/2月 第2235期
美國連續擊毀飛越美加領空的中國偵察氣球,美中兩國對峙氣氛再度升高;而中國對台灣海陸空海域步步進逼,導致台灣深陷兩大國潛在衝突之間,軍工股走勢在此背景下再度轉強,加上台灣軍費提升、美國加速技轉,對於軍工股業績有一定推力。
商業周刊 2023/2月 第1840期
從揭開韓國補習文化的《浪漫速成班》、霸凌復仇的《黑暗榮耀》,再到緬懷初戀的《First Love初戀》,幕後推手都是網飛(Netflix),而這背後主要功臣,就是網飛亞太區(印度除外)內容副總裁金珉煐。這背後關鍵,在於網飛發現:必須先深入了解各國市場特色,才能再推廣到他國。
商業周刊 2023/2月 第1840期
今年台灣內需市場如春日暖陽,但和內需相關的類股,卻是環肥燕瘦,基本面前景各異。內需相關類股中,近期股價最亮眼者,莫過於餐飲股。
商業周刊 2023/2月 第1840期
跟別人一樣,就走不出新路。ONE BOY董事長顏瑋廷連接受採訪,都跟別人不一樣。
big大時商業誌 2023/2月 第78期
工作要全力以赴是理所當然,但專注和簡單才是成功的秘訣,設法精益求精、集中心力,才能達到效率工作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