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2025/7月號
美國與台灣都面臨人口老化的現象,企業有愈來愈多員工要額外花時間照顧年邁的長輩。如果雇主能夠提供適當的支援,就能提升員工的生產力…
經濟日報 20250704
釐清土增稅、契稅由誰負擔 將牽動贈與稅多寡 報繳期限也不可忽略
Smart智富 2025/7月 第323期
2020年長照服務使用者約35萬7,000人,2022年成長為44萬人,成長率為23.2%,87.9%的使用者年齡在65歲以上,代表高齡長照已是不可逆且必須提早面對的情況…
遠見雜誌 2025/7月 第469期
退休金,不能再等別人或政府幫你準備。當勞保面臨破產倒數,勞退制度提撥有限又缺乏自選彈性,退休焦慮正逼近每一個世代…
商業周刊 2025/6月 第1963期
六月中, 美國在台協會發文提醒民眾準備防災包,挑動大眾敏感神經。綜合七月五日的末日預言、俄烏戰爭,以及剛爆發的以伊與中東戰事,「防災包」一詞迅速登上熱門關鍵字榜,更實際轉化為銷量。
今周刊 2025/6月 第1488期
AI模型仰賴大量數據訓練,但各醫院資料難以互通,一直是AI醫療創新一大痛點。現在有望藉由資料整合平台,讓各院病歷透過編碼達到標準化,破除跨院資料交換障礙。
今周刊 2025/6月 第1488期
近年私立國中窄門「搶破頭」,立委雖提案禁止入學考,卻因牽涉教育與招生自由,引發反彈。政府應通盤檢討入學方式,並同步提升公立學校教學品質,增加家長選擇誘因,才可能真正化解惡性競爭。
big大時商業誌 2025/6月 第106期
成功人士並不只靠「專注」想出偉大的點子,而是刻意騰出時間「不專注」。放空的力量正是如此,它讓好點子不請自來,靈感乍現…
聯合報 20250627
你知道過勞可能會導致「過勞肥」嗎?近年愈來愈多健身教練、營養師發現,不少希望減重的人,身體肥胖的狀態都是「壓力」引起的…
《經貿透視》雙周刊 2025/6月 第671期
高齡化與疫情雙重驅動下,智慧照護正快速改寫全球醫療版圖。AI、IoT與遠距醫療成為創新焦點,臺灣可憑藉科技實力與供應鏈優勢爭取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