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資週刊2147期
蘋果WWDC發表iOS 15作業系統,瞄準下半年5G換機熱潮,機構法人樂看iPhone會是歐美解封後的消費品項之一,供應鏈營運可望加溫。
今周刊第1277期
近一個月台股行情上沖下洗兩千點,雖然千張以上大戶增持與減持家數平分秋色,不過下半年仍有疫情與高基期等變數,跟著大戶籌碼走,可為現階段值得觀察的指標。
《財訊》635期
新科技創造出來的衍生事業影響力似乎有限;但事實上,驅動科技浪潮的主要公司會居於優勢地位很長一段時間,並催生進一步的創新與新企業。
理財周刊1085期
美國就業人口可能需經幾年經濟擴張期,才能回復到疫前水準;歐元區通膨疲弱,仍是全球貨幣政策最寬鬆的經濟體之一,而參考全球疫情爆發經驗,在疫苗陸續施打後,台股仍將持續走多。
商業周刊第1752期
台灣疫情增溫,國內醫藥通路的血氧計被搶購一空,市價一度飆漲超過五成。去年防疫發燒貨是口罩、酒精、額溫槍,今年它的竄起,帶動相關概念股近一個月飆漲逾三成。
今周刊第1277期
政院日前提出「紓困四.○」方案,看似部部有紓困,細看卻不盡周全,被迫失業的打工族、去年受疫情衝擊的自營工作者、被迫休無薪假的勞工,各有卡關之處。
動腦雜誌541期/2021.5月號
每天辛苦賺錢的意義是什麼? 其實我們應該決定如何花費金錢( 當然還有時間) , 確認該追求的目標, 而不是以靠直覺反覆做出沒有意義的行為與決定。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234期
聯合國委託獨立研究者進行的2021年〈世界快樂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 2021)近期發布,重點放在面對2020年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各國的應對措施,與對人民快樂程度的影響。
理財周刊1084期
上上週美國經濟分析局(BEA,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公布了一個月一次的個人消費支出數據(以下簡稱PCE),數據中的極小細節透露出以美國為首的全球經濟正在實質解封,然而市場上並沒有任何一位分析師去挖掘數據,接下來請讀者與我一起抽絲剝繭。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第178期
組織必須為員工的心理健康負起責任,但當你感到過勞而身心俱疲,最能幫助你恢復健康的人,就是你自己。釐清過勞的原因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我們要怎麼脫離精疲力竭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