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1643期
《新新聞》民調顯示,高達5成6、被視為天然獨的年輕世代,力挺主張「兩岸一家親」的柯文哲競逐下屆總統,柯儼然已成蔡陣營的心頭大患。柯文哲自己如何看待老共霸王硬上弓,當他啦啦隊?他和蔡英文有可能在2020年狹路相逢?年輕世代為何厭棄藍綠,鍾情這位怪老子?柯文哲在接受《新新聞》專訪時,面對各項尖銳提問,毫不閃躲。
《財訊》561期
七月的北京,各種傳言四起,政變逼宮的謠言雖未必有其事,但顯示反習近平勢力正試圖再度集結。只是在軍隊、公安仍牢牢握在習手中,大家的不滿也只能藏在心裡…
《經貿透視》雙周刊500期
臺灣醫材產業近十年平均成長9.1%,2017 年產值為新臺幣1,034 億元,出口占六成。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預測,2018 年臺灣醫材產值年增率將持續成長5.4 ∼6.2%,產值上看新臺幣1,100 億元。
遠見特刊:莫迪經濟學 搶賺印度紅利
很難想像,印度這個文明古國竟有近1/3是文盲、超過2億人生活在貧窮線下,水電交通的基本建設為人詬病。然而,在總理莫迪四年鐵腕執政下,慵懶沉睡的印度已然甦醒…
天下雜誌第654期
減少核電、提升再生能源佔比是全球趨勢,但台灣要在7年後實現非核家園,代價是什麼?不但從現在起每4天要蓋1支離岸風機、找2座陽明山國家公園大小的土地種太陽能、還得讓施工期5年以上的天然氣接收站如期完工。否則就得拉高燃煤發電,空污陰霾大增?
新新聞1642期
一股政治新勢力被稱為「柯粉」。 他們是「網路原住民」,對新媒體工具熟練度遠超過其他世代。自行撰文、拍攝影片、發展議題,忽然憑空蜂擁而上,讓習慣「藍綠對決」、「敵人就在那邊」,習慣高呼空洞口號就有萬民支持的「舊世代」,一下有些左支右絀。
今周刊 第1130期
土耳其看盡兩千年來東方與西方衝突,對於「衝突」有著獨特解釋,必須用這樣的視角,才可能看懂總統艾爾多安不惜付出龐大代價,也要與美國反目的決定。
天下雜誌第653期
一年超過6萬件親密關係暴力事件,半年20幾件恐怖情殺案件,許多加害者其實並非來自傳統認知的高風險家庭。我們身邊,這一刻還深情以待的人,下一刻可能就會是失控傷人的恐怖情人。為情所困,為何成為新的文明病?是什麼誘發了愛之欲其死的衝動?為什麼本該是心靈避風港的家,卻成了最傷人的場域?東方社會最欠缺的情感教育,該怎麼教?由誰來教?
今周刊 第1129期
他,同時是賣方、也是買方,卻對自己身在其中的敏感角色定位、持股比率,不說明、不現身、不做回應。股東權益的天秤,最後,要傾向哪一邊?這是所有股東最關心的問題,也是公司治理的準則。在九月十日榮化股東會之前,李謀偉有責任站出來,對這筆交易的關鍵資訊,向榮化全體股東解釋清楚。
Anke安可人生雜誌第8期
軍公教年金改革結果,許多人會擔心退休後錢不夠用,其實隸屬聯合國的世界銀行組織過去一直提醒,退休不能只靠一份年金,要有三個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