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 2022/7月 第1809期
台股大盤今年高低差逾四千六百點,短短三週,從萬六失守,到萬五、萬四保衛戰,投資人都想問,底部到了嗎?危機入市,下半年該買什麼?
為股東創造財富:高績效執行長做對的8件事
在商學院授課時,華倫・巴菲特常常將湯姆・墨菲的首都城市傳播公司與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競爭,比為划艇與伊麗莎白二世號郵輪的跨越大西洋競賽,以此說明管理對長期收益可能造成的巨大影響。
MONEY錢 特刊 巴菲特可口可樂獲利2000%的啟示
複委託交易降低美股的投資門檻,不僅吸引許多海外券商客戶回流,而且每月只要台幣3 千元(或100 美元),小資族也能輕鬆參與美股投資,賺取更高報酬獲利。
先探投資週刊 2022/7月 第2203期
護國神山台積電遇上股價的土石流,在利空滿天飛舞時,該一起跟著看壞嗎?NO!應該趁著悲觀氛圍,找出評估股價的關鍵要素,並計算自己心中合理的價值…
0050+台股基金超額獲利很簡單!:「鈔錢部署」新概念,存股不如存台股基金!
0050已成「國民ETF」,最近這兩年,即使到校園演講,提到0050和0056,連大學生都點頭如搗蒜,火紅的程度可見一斑。其實,0050與0056都只是代號,就如同台積電的代號是2330一樣,其中,0050的全名是「元大台灣卓越50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Money錢 2022 7/8月 第178期
低通膨回不去,升息週期啟動,投資獲利越來越難,以往靠投資組合獲利過得很滋潤的退休族開始勒緊褲帶,而即將退休者則大聲哀號「退不逢時」,退休族真的只能坐以待斃?
先探投資週刊 第2202期
通膨壓力大,聯準會快速升息期盼有效抑制,然也將對經濟成長帶來負面效果,股市反應在前,累積一定跌幅後或有技術性反彈,而台股來自外資賣壓仍重,但是融資餘額迅速減少,籌碼沉澱亦有助強化反彈力道。
天下雜誌 2022/7月 第751期
台灣已經連續三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超過3%,飛漲的物價和房價,不僅吃掉中產階級的薪資和購買力,經濟弱勢者更是迅速墜落,面臨殘酷的生存問題。如何讓租屋市場透明化?基本工資該如何制訂?才能讓人民不被通膨和疫情,無情夾殺。
獨孤求敗選擇權獲利祕技
選擇權是一個操作靈活的金融商品,不管行情漲、跌、盤都能操作,與其他商品不同,選擇權多出了一個盤整也能賺錢的選項。而選擇權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有很大的槓桿,透過很小的資金,就得到倍數獲利,你只需要技術和一點運氣。
《財訊》 2022/6月 第662期
公開市場波動太大,上市櫃公司和頂端富豪紛紛將資產轉向私募基金,年化報酬率二○%起跳;但也有不少人受害,他們是被什麼話術迷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