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鳳梨打得進日本?果農曝3大難關

新新聞1775期
中國2月25日以台灣鳳梨有「檢疫性有害生物」為由,宣布自3月1日起暫停台灣鳳梨進口,一時之間全台陷入搶救鳳梨大作戰,府院黨高層下鄉推廣鳳梨,企業也帶頭認購鳳梨,不過農界人士普遍認為…

下波旅遊泡泡 瞄向日韓星越

20210311蘋果日報
台灣與帛琉持續協商洽談「旅遊泡泡」實施細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3/10)日表示,大方向已談定,初步規劃民眾回國後僅須採5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後再進行9天一般自主健康管理;但對旅客入境帛琉時以何種方式採檢,雙方尚未談定。

核災記不住的教訓?

今周刊第1264期
2011年3月11日,強震引發的海嘯,讓福島第一核電廠停擺失控,險些釀成人類史上最慘烈的核災;日本首相甚至擔心科幻小說中的「日本沉沒」,即將成為現實。最壞的劇本雖未發生,但足以讓人反思使用核電的風險與代價,台灣社會也因此出現前所未有的反核意志。

311震後重生 十年生死兩茫茫

20210310蘋果日報
日本311大地震即將屆滿10周年。這場日本史上最強烈地震規模達9.1,引發10公尺高海嘯,更導致福島第一核電廠爐心熔毀事故,大量放射性物質外洩。強震、海嘯、核災的三重打擊釀成日本毀滅性浩劫,創下二戰後最慘重傷亡的天災紀錄,也在無數民眾心中留下深刻傷痕。

究極! 2035 日本「移動革命」

能力雜誌2021年2月號
2020年12月17日,日本汽車製造商協會年終新聞發佈會上,豐田汽車(Toyota) 社長豐田章男以協會主席的身分,批評各國的「電動車」政策以及日本2035 年禁售燃油車政策。他指出,這些政策將迫使日本企業投入巨額資金,導致數百萬的工作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