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刺客 舜宇光學揭密【封面故事-今周刊】

今周刊 第1119期
如果說中興、華為、京東方等紅色企業的壯大令人不服氣,那麼,9 名高中生創業、6 萬人民幣起家,起點與台灣眾多中小企業一樣的舜宇光學,不靠政府補貼、逐鹿國際市場,市值超越台灣股王,才是台灣企業最該警覺的狠角色!反家族化經營、名配角戰略、揭自己瘡疤……「舜宇學」在中國正流行!

百年大同 變天決戰【封面故事-今周刊】

今周刊 第1118期
對峙多時,百年大同經營權戰火稍歇,5/17 一紙公告,重新點燃!持股逾10%,地產大亨王光祥,宣布參戰!王光祥與鄭文逸,一明一暗,一旦市場派集結成軍,將掌握過半股權,加上《公司法》修法預料今年過關,百年大同極可能就此變天!林蔚山與林郭文艷夫婦掌權的「後大同時代」,涉背信掏空案、17 年未發股利,長期經營績效不佳,持股過低卻坐擁千億土地資產,大同仿如一塊鮮美肥肉,屢遭狙擊!諷刺的是,大同百歲生日前,三代祖業岌岌可危!

AI來襲 掀職場存亡戰 【封面故事-今周刊】

今周刊1117期
加薪或被淘汰?你準備好了嗎?AI來襲,掀職場存亡戰。近年,全球各地掀起一波波AI浪潮,有能力有技術的科技大廠,早已整軍應戰。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全球調查估計,「二○三○年AI對全球GDP貢獻將達十五.七兆美元,其中六.六兆美元來自生產力提升,九.一兆美元則來自消費端。」但人工智慧也是一把雙面刃,無法轉型跟上的,不但吃不到商機,還可能加速出局。

地方創生【封面故事-今周刊】

今周刊1114期
日本人高齡、少子化已不是新聞,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推測,五十年內,將有六成的城市人口數量減半,二○四○年,日本更有八百個地方小鎮將會消失。當城鎮結構開始崩解,日本將無法抵擋人口減少的洪流……為此,首相安倍在二○一四年成立中央戰略小組,作戰代號就叫「地方創生」!簡單來說,就是要讓地方注入全新的活力,讓青年回流、穩固地方人口、打造安心生育的幸福環境。《今周刊》採訪團隊,在櫻花盛開的4月,造訪了神山町、淡路島及尾道市,看這些不思議的小鎮如何扭轉命運,也重新看到地方的可能性!

驚!台灣幼兒死亡率高居全球第二?

今周刊1112期
今年2月,台灣死亡人口首度超越出生人口。在社會一片「搶救少子化」聲浪中,很少人注意到,在醫療發達的台灣,1 至4 歲幼兒死亡率,與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相較下,死亡率高居第二。去年與前年相比,台灣少了15,000 名新生兒,生得少,就該一個都不能少;死得多,顯示台灣的兒童照護與醫療出現嚴重漏洞。政府若不正視問題、趕緊補救,台灣將更快速朝人口懸崖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