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決病毒最前線
面對傳染病人,僅有薄薄的口罩保護他;面對無名病毒,手上只有難以確定的有限資訊,卻必須馬上做出攸關生死的決定。作者發現儘管造成疾病的是細菌或病毒,但導致疾病流行的卻常常是人。我們會犯錯,會把緊急事件政治化,而且從不考慮自己的行為會有什麼後果。
《財訊》587期
明年開始,台北將出現多家美國大學共同進駐的超級研究中心,未來台商要跟MIT、柏克萊合作,不必搭飛機,搭高鐵就行了,這個研究中心出現,代表台灣更有機會扮演區域研發中心的角色…
商業周刊 第1655期
有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支撐,中國供應鏈為何也要出走,速度甚至還比台灣快?他們將有機會吃下更多iPhone訂單嗎?
《財訊》581期
專長製造業的台商,如何發展訂閱制?本刊專訪《訂閱經濟》作者左軒霆,談談台灣企業的機會,有哪些行業適合加入訂閱制?轉型的關鍵是什麼?
商業周刊 第1641期
他,是台灣首富,更是霸氣總裁,對於看不慣的事物,亦不惜嗆聲表達意見。他,是擁有最多中國員工的台灣企業家;他,卻也是最高調戴著中華民國國旗帽與唱國歌的台灣老闆。
台商從保險賣到便當搶挖一億人大口袋 人均GDP,正踩在消費爆發起跑線 ▲越南人敢投資孩子,去名校排隊抽籤已成常…
遠見雜誌391期
中美貿易戰開打近一年,引發台商的第四波遷徙。專家建議,台商應趁機重新審視布局,確保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未必不是件壞事。
天下雜誌第659期
中美建交40年,竟也是陷入貿易戰白熱化的時刻,當美國發動關稅戰、北京祭出「擴大開放」戰略,兩大強國之間的「新冷戰」,準備開打了?
新新聞1646期
剛接任海基會秘書長的姚人多「最近比較煩」,海基會預定9月25日舉辦台商秋節聯誼,這是多年行禮如儀的活動。不過,海基會官員指出,活動聯繫過程中,深刻感受到「這次台商們受到的壓力可能是歷來之最」。台商們私下也抱怨,近來與中國對台工作黨政人士聚會時…
新新聞1634期
中國中央發布「惠台三十一條」後,廈門率先推出「惠台六十條施行細則」,海峽論壇期間,福建省又發布「惠台六十六條實施意見」,使廈門與福建成為台灣人才赴中橋頭堡。今年由中國主辦的兩岸最大民間交流活動「第十屆海峽論壇」,更成了考證惠台「落地」情況及持續釋出利多的最大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