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誌第735期
台積能當上世界第一,其中一個關鍵轉折是:三十年前捨日本大廠尼康,改用艾司摩爾機台。這個契機,竟是因為工廠火災?
商業周刊第1779期
十二月十三日晚間,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搭乘私人專機來台,並錄製影片表示會持續在台灣投資,甚至稱讚:「台積電所獲得的成就,真的很了不起!」他似乎不得不這麼做…
先探投資週刊2170期
隨著台積電高雄及日本擴廠的消息受到證實,最先反應在獲利的贏家將是:耗材設備、土地概念股會受到激勵;同時晶圓代工市況的火熱程度更不言可喻。
天下雜誌第735期
十月底,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出席玉山科技論壇,以「經營人的學習及成長」為題,首度公開一九九八年他親擬的台積策略(TSMC Strategy)及六十年學習經驗。
先探投資週刊2159期
台積電的漲價絕對不是只有自家的事,而是撼動了整個半導體產業新生態;說白了,台積電的漲價有幾個關鍵意義,一是穩住本身毛利率、順勢淘汰毛利率不夠高的IC設計業者;二是清掉成熟製程中虛胖投片量的泡沫;三是敢承接漲價後的新產能,這就是未來紮實的趨勢產業!
《財訊》640期
過去,台積電在自由貿易的環境下成長;如今,各國政府祭出補貼政策。本刊採訪長期與美國華府決策圈互動的譚耀南,談國際戰略改變對台積電和台灣的影響。
商業周刊第1762期
「六吋廠對旺宏來講,可能不適合了, 但鴻海看到, 我們有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八月初, 鴻海集團以二十五億二千萬元買下記憶體廠旺宏位於新竹的六吋晶圓廠。記者會上,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不諱言,該公司買下的,是對旺宏而言已經陳舊的廠房。
今周刊第1285期
作為全球第一個將晶圓代工服務做到毛利率逾五成的領導廠商,台積電第二季毛利率下滑引來諸多討論。除了積極布局海外,先進製程研發也持續前進,台積電要如何確保毛利率目標?
《財訊》639期
當美國將祭出高額補貼,吸引半導體製造回流美國,歐、日也表態跟進,半導體產業將從自由貿易走向保護主義,台積電今年不斷釋出全球設廠訊號,背後深意不能等閒視之。
商業周刊第1760期
我相信「 沒有人喜歡開會」,但這不是喜歡不喜歡的問題,因為開會就是工作的一部分。只是我們參與了太多無效會議、無效溝通,「會議=浪費時間」的厭惡感才油然而生。有許多性質的工作更是幾乎每天開會,例如生產製造部門每日的生產製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