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 2022/4月 第1796期
當疫情讓全球供應鏈破碎化,人口少、市場小的台灣是否將更不受國際企業重視?那可不一定,就有一家出身歐盟國家的自行車新創品牌,反過來善用台灣優勢, 從傳統自行車, 轉型升級到高人氣電動自行車,去年銷量成長逾三○○%。
商業周刊 2022/4月 第1795期
超級弱日圓來了!
三月中,美國聯準會宣布啟動升息、開始執行貨幣緊縮政策,但才過半個月內,日本銀行反倒要開始進行無限量購債,繼續對市場釋出資金活水,此消息一出,日圓一度在盤中貶破一美元兌一百二十五日圓,寫下逾六年來的最低水位。
商業周刊 2022/4月 第1795期
每個月付一筆錢「 租」iPhone,你願意嗎?
彭博報導, 蘋果(Apple)最快於今年底推「iPhone訂閱制」。就像每個月付費看Netflix一樣,蘋果訂閱制的客戶如果想要持續用iPhone,得逐月付費。
商業周刊 2022/4月 第1794期
走下伸展台,攜手蝦皮一小時賣貨上百萬。
名模推手凱渥「下凡」做直播:成功,是沒人再問林志玲。
商業周刊 2022/4月 第1794期
疫情之下,原本繁忙的機場,顯得格外冷清,但桃園機場的飛機維修棚廠內,卻異常熱絡。
商業周刊 2022/ 第1793期
行過庭院的落葉,走進淦克萍的節氣飲食研究室,放眼望去,堆疊滿牆裝滿漬物的收納罐,以等待之姿悄悄回應她對台灣物產的節氣實驗。
商業周刊 2022/ 第1793期
央行閃電升息,房市瞬間變臉,面對外界預估最壞情況,可能一年連升四碼的利率變化,再加上政府打房的衝擊,面對處境日益艱困的房市前景,購屋者、房貸族、租屋客,分別該如何應變才好?商周彙整四大關鍵問題,助你釐清衝擊,抓住新機會。
商業周刊 2022/ 第1793期
三月十七日,央行拍板決定升息一碼(○.二五個百分點)的第一時間,一位去年營收逾百億元的上市櫃營建股財務長,用「地震」形容當下衝擊。
商業周刊 2022/3月 第1792期
根據人力銀行統計,去年第四季半導體業平均每月職缺高達三萬四千人,人才缺口創七年新高。台灣半導體業大喊人才荒, 但,是真的找不到人?還是人明明在眼前,企業卻因為潛藏的偏見選擇視而不見?
商業周刊 2022/3月 第1792期
只要再等三年,你的新車就將多出這些配備:後照鏡不再是鏡子,改用裝設感應器的電子螢幕取代;車子前後設置約四十個感應器,隨時用周遭數據與影像來提升安全;防震的懸吊技術運用主動降噪原理,讓你享受超大螢幕影音也不怕暈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