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誌第740期
成功的經營策略在於成本控管,達成預期效益,尤其在疫情期間,企業經營難度大增,要提高韌性,關鍵就藏在財報三表裡面。
天下雜誌第740期
我見證過兩次科技大企業改變城市的戲劇過程:惠普、宏碁設廠重慶,以及亞馬遜進駐西雅圖。現在台積前進高雄,若順利的話將是第三次。
天下雜誌第740期
繼5G競標大戰失利,如今,台灣大哥大以換股價值約二八二億元,吞下台灣之星。展望未來,台灣大有什麼機會與挑戰?
天下雜誌第739期
所有人都想問:台灣到底缺不缺電?魔鬼藏在細節裡。翻開最新用電成長數字,估算未來幾年備轉容量率,驚見缺口就在二○二三年等著,二五年核電歸零,肯定缺電。
天下雜誌第735期
台積能當上世界第一,其中一個關鍵轉折是:三十年前捨日本大廠尼康,改用艾司摩爾機台。這個契機,竟是因為工廠火災?
天下雜誌第738期
主計總處公布十一月蔬菜與肉類物價指數,再創新高,究竟民生物資漲價關鍵,問題出在哪個環節?《天下》記者深入產地源頭,解開漲價之謎。
天下雜誌第738期
臉書改名Meta,讓元宇宙熱潮在二○二一年尾聲橫空出世。高通執行長說溜嘴的銷售數字,暗示商機來得比預期更快。元宇宙究竟是金礦或泡沫?就看大家對VR新品買不買單。
天下雜誌第738期
隨著疫苗普及,2022年人們對疫情將不再恐懼,無論堅持清零或佛系防疫,重開大門是各國共識。但病毒不會消失,加上變異株如Omicron突然出現,全球最新課題是:與病毒共處,適應疫後政經環境。有別於2021年報復式反彈,2022經濟成長將回歸常態…
天下雜誌第737期
丹妮拉.露絲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AI領域科學家之一,她帶領的MIT實驗室,是不少台灣科技大廠的重要策略伙伴,不到四十歲,露絲就獲得俗稱「天才獎」的麥克阿瑟獎;去年,還入選美國總統科學和技術顧問委員會。
天下雜誌第736期
排碳有價的不遠將來,碳稅不只響餐桌,更衝擊產業競爭力。氣候危機迫切,連中美都出人意表地發表聯合聲明。《天下雜誌》記者在英國氣候峰會現場,帶來第一手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