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 2022/3月 第1122期
十大泡沫衡量指標有八項超標,房價瀕臨泡沫化警戒線,但泡沫不會破,Global Property Guide「49X、2.06%」之警訊不容忽視!
理財周刊 2022/2月 第1120期
在挑選物件時,有些人會選擇買每坪單價較新成屋低的「舊公寓」,不僅公設比低、室內使用面積較大,稍加整理即可居住,且未來還有機會進行危老都更重建,是個穩賺不賠的投資。
自由時報20220214
房產業是不是火車頭產業?不同立場若只選擇不同數據,就如同兩條平行線、很難有交集。雖然從產業關聯係數來看,房產業火車頭效果的確不如石化、金屬製品等傳統產業,但與汽車及零件業相當,且不輸金融服務業、遠勝餐飲住宿業…
自由時報20220213
十年來,國內新增房貸利率減輕了近三成,但另一方面,還款期限卻拉長近三成!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發布,去年第三季全國住宅新增房貸平均利率約一.五二%、創史上新低,但同時間,全國新增房貸平均貸款期數為二八七期、約二十三.九二年,創史上房貸「揹」最久期限。
天下雜誌第739期
2021年最後一場央行理監事會,祭出第四波炒房管制措施,銀行將要求建商買地要立切結書,餘屋貸款降至四成。但這些規定,真的有辦法制止房價失控嗎?
商業周刊第1782期
後疫情時代,不只台灣房市一路上漲,全球主要國家房地產也幾乎都在漲。根據國際房地產諮詢機構萊坊統計,去年前三季各國房價年增率,若扣除通膨因素,漲幅第一名是韓國,其他前十大經濟體,如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漲幅都超越台灣。
新新聞1818期
今年1月,新光人壽以92.888億元標下位於台北市南京東路5段的中華開發大樓,土地每坪單價高達1229萬元。如果時光倒流,回到1970年代, 南京東路上的土地1 坪不到1 萬元;如今每坪暴漲到1000萬元以上。短短半世紀,南京東路上的土地每坪價格飆漲1000多倍,產生許多千萬億萬富翁。
Smart智富281期
2022年房市主要看4大變數—「資金」、「利率」、「通膨」、「打炒房政策」。市場有句老話:「只要利率不升,房市就不死,房市熱度短期仍不會退燒。」房市跟利率政策有很大的關聯性,而台灣利率是跟著美國跑的…
先探投資週刊2175期
北京政府打壓以網路為首的民間企業,是導致當前中國經濟景氣降溫的原因之一;不過,主要的壓力,還是來自住屋房市景氣走下坡。
理財周刊1104期
政策不斷推出打炒房措施,市場疑慮房市景氣會因此降溫或下跌,購屋者如何衡量當前局勢,做出理智判斷與選擇,六大守則提供做為購屋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