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錢 月刊133期
受熱錢退潮影響,台幣已連貶5 個月,若想在此時投資仍有上漲空間的美元,是否還有機會?該留意哪些重點,才不用擔心買在最高點?
商業周刊 第1609期
煙火、乾冰、尖叫聲,九月的第二個週末,台北大佳河濱公園聚集了上萬人,他們都是全球最大電音派對Ultra Music Festival的粉絲。經過多年爭取,這個源於美國佛州邁阿密的盛會終於…
《財訊》563期
7 月1 日軍公教年金改革新制正式上路,月退俸大砍、18%優存退場,都讓軍公教的荷包縮水了至少3成,有人因此惶惶終日,也有人很早就覺知而提前準備,活用存股、基金、保險等理財工具,把失去的年金賺回來,打造自己的鐵飯碗…
遠見雜誌387期
近年,隨著大環境改變、景氣翻轉,台灣開始傳出零星的關店消息,原本大家以為這只是少數案例,殊不知已演變成排山倒海的歇業大潮,從北到南、從單店到商圈,各行各業全都災情慘重。一個店家的消失,不僅是經營者的財產損失,更涉及民眾就業權、經濟活絡度、文化保留,甚至國家的國際能見度,與你我息息相關。
《OR旅讀中國》2018年09月號第79期
改革開放後才成立的深圳市不斷彎道超車,建於一九八三年的國貿大廈,創下了三天蓋一層樓的驚人紀錄,近四十年來GDP 總量暴增八千多倍……這種彷如乘著火箭直上雲霄的速度,眾人說這是「深圳速度」。
Smart智富第241期
每月提存5%薪資,10年下來可以存多少錢?貝萊德投信董事長李豪(Leo Seewald)透露,他17年前到香港工作時,因為按政府規定必須參加「強積金」(香港的強制性公積金,詳見名詞解釋)退休計畫,「意外」為自己存下…
《財訊》562期-飆股學堂
投資人不管是看技術面,從突破大整理區創高的形態找飆股,或是看基本面,從公司體質出現巨大的轉機找飆股,最關鍵的還是要嚴守紀律,才能成為股市贏家…
新新聞1642期
沉寂近十一年的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市場,近來似乎開始活躍,今年接連有兩檔REITs問世,其中一檔樂富一號,不僅是國內第三檔募集超過百億元的REITs,其背後的投資團隊,各個都是最初參與…
Smart智富第240期
過去1年來,目標到期債券基金熱賣;從2016年下半年第1檔目標到期債券基金在台上市至今,市面上已經有21檔這類型的商品。而根據統計也可以發現,近期仍有…
今周刊 第1129期
他,同時是賣方、也是買方,卻對自己身在其中的敏感角色定位、持股比率,不說明、不現身、不做回應。股東權益的天秤,最後,要傾向哪一邊?這是所有股東最關心的問題,也是公司治理的準則。在九月十日榮化股東會之前,李謀偉有責任站出來,對這筆交易的關鍵資訊,向榮化全體股東解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