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第1281期
貨櫃三雄迎超級景氣,但仍有投資人擔心巔峰過後,會崩回疫情前的低迷慘況。台驊投控董事長顏益財卻認為,航運產業即將邁入下一個新時代。
今周刊第1281期
疫情後的經濟走勢難以預測,聯準會仍持續面對美國通膨的壓力。雖然聯準會核心層相對不擔心通膨影響,但亦有其他官員力促貨幣緊縮政策。
理財周刊1089期
用戶資安與資產安全是幣託最在意的,身為台幣購買加密貨幣的首要管道, 幣託深知保障用戶資產安全的職責。而幣託經營團隊早前曾創辦資安公司,提供金融等業者資安設備,了解資安重要性與投資人資產保護, 連帶幣託在產品規劃上以「提供用戶低風險商品」為依歸,認為在加密貨幣波動性仍高之下,除保護用戶資產外更要留心風險控管。
今周刊第1281期
為什麼近幾年的各種資本市場,漲起來都像瘋了一樣?資深股民不妨回想30年前,進入股市的投資心態。
《財訊》637期
近年在以太坊上的應用愈來愈多,DeFi、NFT都成為實體世界關注的話題,在今年啟動改善效能的關鍵升級後,有機會帶動以太幣後續發展和價格可看性。
今周刊第1282期
上半年台股表現亮麗,專家認為,下半年選股重點在於具利基的中小型股,除了航運與鋼鐵,汽車零組件、風電與塑化營運也逐步加溫,是值得注意的產業。
天下雜誌第727期
台股火熱,但市場預期,聯準會將釋放減少購債的訊息,一旦熱錢被收回,股市就會冷卻,台股會受影響嗎?兩個變化、三大建議,佈局你的下半年投資。
先探投資週刊 2152期
台股投資人資產上半年暴風成長,隨著GDP及獲利成長動能下半年趨緩,儘管台股後市仍不可限量,但操盤人提醒,波動下跌後會更具投資吸引力。
理財周刊1090期
台灣房市與稅制弊病叢生,不能一直靠疊床架屋的稅制打房,一劑再一劑退燒藥,只會讓問題餘燼死灰復燃。
理財周刊1089期
「無本當沖」可能使投資人陷入萬劫不復的風險,主管機關應有防微杜漸的政策,以免市場新鮮人誤闖理財陷阱,不但沒發財還落得負債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