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 2022/5月第1325期
身處被戲稱為「慘業」的面板業,能夠掙脫產業循環、甚至此時此刻還能大舉擴產的元太,究竟怎麼從一度被迫關廠、被小股東質疑,最後燒出電子紙這口現在被各界看好的冷灶?
《財訊》 2022/5月 第658期
誰說行情不好買入反向ETF就可以穩操勝算?其實,反向ETF有三大特性,投資不慎反而容易虧大錢,在操作上需注意三風險。
mart智富 2022/5月 第285期
「勞工退休金」,是退休後金流的重要來源之一,像是個人的「水壺」,你裝進多少水、未來就可以拿走多少,並沒有破產的問題,所以比起勞保,勞退反而更值得重視。對於勞退,有一些跟退休金相關的權益值得注意。
Money錢 2022/5月第176期
減資在今年意外成為了市場的熱門話題,包括長榮、國巨、友達等重量級公司不約而同地在3 月公告減資,到底什麼是減資?減資的意義何在?為什麼減資在今年特別引發關注?
今周刊 2022/4月 第1323期
魏德聖的每一次計畫,都在挑戰台灣電影製作的天花板。在疫情、資金不到位的雙重打擊下,他醞釀20年的《台灣三部曲》於去年8月宣布停拍。經過半年沉潛,動畫版三部曲將取代原來的實拍計畫,除此之外,他還要發行NFT,把故事說進元宇宙。
飆股女王林恩如,超簡單投資法
「20年前,到巷口麵店飽餐一頓,隨意點一碗乾麵、一盤滷味再加上一碗熱湯,算一算不用50元,但現在點一模一樣的餐點卻要破百元,為了不讓荷包失血,只好不點小菜和熱湯,免得錢都花掉了……。」上述的情境熟悉嗎?這是一個通貨膨脹的過程,也是通貨膨脹的結果。
先探週刊 2022/4月 第2192期
在俄烏戰爭的背景下,股市短線還受到疫情與中國封城干擾,加上聯準會將持續性的升息,不確定性為股市帶來波動,可特別留意政府政策相關族群,不僅只於題材性的加持,也是帶動產業成長重要訊號。
能力雜誌 2022/4月 第794期
推動ESG 轉型變革之路,缺不了相應人才的支持與執行,然而在缺工潮下,企業該怎樣從內部、外部補充人才缺口,才能讓擬定的目標從「可實踐」推展到「實踐的現在進行式」,不致落於人後?
讓可愛的錢繼續滾進來:28種財務自由的方法,讓你的錢比你會賺錢
傳統上來說,我們用時間換取金錢,不投入時間,就賺不到錢。那如果切斷時間與收入之間的聯繫,會怎麼樣?本章將細細解釋這個思考的過程,最後會抵達被動收入的概念,我們會討論兩種資源─時間和金錢,也會討論哪一種價值比較高;接下來會說明,節省資源與工作外包,將如何讓我們能夠以自己的資源為最優先;最後,我們會將這些概念串連在一起,與被動收入相連結,你將會徹底理解為什麼被動收入的力量是如此強大,以及被動收入將如何讓我們釋出最有價值的那項資源。
商業周刊 2022/4月 第1796期
當疫情讓全球供應鏈破碎化,人口少、市場小的台灣是否將更不受國際企業重視?那可不一定,就有一家出身歐盟國家的自行車新創品牌,反過來善用台灣優勢, 從傳統自行車, 轉型升級到高人氣電動自行車,去年銷量成長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