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1724期
在經濟學家的眼中,美國與全球市場經濟衰退恐無法避免;企業破產、倒閉、勞工失業……等等經濟衰退所引發的問題,離許多民眾也將僅有一步之遙。台灣至今仍有效阻止武漢肺炎疫情的擴散,但內需消費卻已經因為疫情而跛腳。倘若出口再因為歐美與中國的疫情而受創,台灣經濟前景恐怕更不樂觀。
理財周刊1016期
雖然每年329檔期都被房地產業視為景氣觀察指標的重頭戲,不過在武漢肺炎衝擊下,今年卻不容樂觀看待!主要原因在於今年原預測二.七二%的經濟成長率恐將會因產業鏈、觀光旅遊與消費影響而下修所致。
康健雜誌第255期
醫療進步,壽命延長,每個人都害怕漫長的告別。未來狀況不可知,最好盤點自己的保障和支持系統,能不能應付最糟且可能長達10數年的狀況,來判斷是不是要用買保險的方式規避風險,是我們每個人為自己的老年負責都該去思考的事情。
理財周刊1019期
錢是永遠不知道疲倦的,關鍵在於你是否能駕馭它。很多人都知道「以錢滾錢,利上加利」,卻沒有多少人能體會它的威力。先別以為「錢生錢」需要高超的投資技巧和眼光,更別以為所有有錢人都很會這一套,因為就算最不會理財的富翁,財富累積的速度也遠遠超過窮人的想像。
商業周刊第1686期
「這場疫情已對經濟帶來不斷變化的風險。」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的話,揭示了讓全球市場暴漲暴跌、各國經濟活動凍結的最大癥結:不確定性。先看新病毒衝出中國的震懾效應。二月下旬義大利爆發歐洲最嚴重的武漢肺炎疫情,威尼斯遊客絕跡,宛如「鬼城」。
今周刊第1211期
二月二十六日的蘋果股東會,一項股東議案的表決結果,有如「小蝦米大戰鯨魚」的劇情,也暗示近年興起的綠色投資浪潮,已悄然來到全球企業巨擘的「家門口」。
《財訊》602期-全球5G大決裂
5G題材原本已經貫穿二○一九年,中國政府打算提前完工,相關十多家概念股股價創新高,此時追漲絕對不適合。
新新聞1722期
聯準會以對付金融海嘯的規格來應對這次疫情,緊急降息兩碼卻反而引發市場賣盤。各國政府與央行有可能聯手降息和推出振興與紓困方案才有可能解除危機。
《財訊》600期-再見・中國
二○一九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武漢肺炎恐慌,令許多人想起○三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危機高峰期的恐懼和不確定性。這種病毒源自中國最大城市之一、該國重要的交通樞紐湖北武漢。之前上漲了幾個月的中國股市,最近幾天轉為下跌,全球股市隨之下滑,顯然反映人們擔心疫情打擊中國和全球經濟成長。
佛系經濟學
經濟學最大的魅力,在於其經世濟用,對於現實經濟有著強烈的參與感。因此,脫離現實狀況,誇誇其談的經濟學,儘管顯得高深,但是除了更大的自娛價值,實際的影響力卻是有限。事實上,經濟學並不高深晦澀,也並非虛無縹緲。經濟學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