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利效應
了解複利效應,將使你擺脫「立竿見影」的期望,你不再相信成功的到來應該和速食餐點的快速服務一樣快。複利效應的力量,終究可以實現你夢想的成果,過你想要的生活。好好善用複利原則,你可以打造出自己想要的結局。
創造你的金流人生
很多人認為一定要擁有多少錢才算自由,這是錯誤的,因為有了自由,你才不會被制約住。而資產所創造出來的現金流,則是決定你什麼時候自由,所以要先學習如何創造自由。
先探投資週刊2045期
美國聯準會偏向鴿派言論,帶動S&P 500指數再創新高,不過美中貿易戰與全球經濟仍充滿不確定性,台股反彈後量縮整理,盤面嚴重受到消息面干擾,短線操作觀察技術與籌碼面動向,長線可朝營運與配息皆穩個股布局。
《財訊》584期
獨家調查》14年長線追蹤,發現股價上漲的祕密。近期,美中貿易戰稍見緩和,外資重新回頭加碼台股,除了大型股,體質優異的中型公司,外資也悄悄吃貨。在全球這一波公司與資金結構轉型的浪潮下,這些中型公司,除了良好的基本面,也須進行營運面的轉變,才有機會長期獲得市場青睞。
商業周刊 第1648期
藝品獵人們讀八卦,追百億「生貨商機」!生貨,正讓各大拍賣行蜂擁來台灣。索卡藝術中心董事長蕭富元分析,台灣藏家起步早,蒐藏品量多質精…台灣有貨源,而台商資金回流,也讓買方更熱絡。
《財訊》584期
祖克柏瞄準六千億美元跨境匯款市,臉書的加密貨幣與電子錢包服務,宣稱將改革全球支付系統,引起各國政府與央行關切。不過,各國繁複的法規,將使這項新貨幣能否如期上路,仍充滿變數。
今周刊 第1172期
起薪低、加薪慢,已成經濟動盪時代的新常態,但打造周休七日、月領6萬元餘裕生活真的很難嗎?其實不會,從現在開始,即使沒有高超的投資技法,只要積極做對5件事,你也可以「老了不怕沒錢花」。
這才是價值投資
凱因斯說過:「投資的核心原則是跟一般人的意見反向而行,原因是,如果人人都同意這項投資的優點,這個標的難免一定會太貴,因而沒有吸引力。」坦伯頓也說過:「除非你的作法跟大多數人不同,否則你不可能創造優異績效。」如果你奉行價值導向之道,你幾乎一定是採取反向投資的立場,因為你通常會買大家不愛的資產,賣掉市場的最愛。
小人物買股翻身致富的傳奇總是一再上演,每個在股市中的贏家,都有各自的選股邏輯與方法;如何在資本市場上致勝,關鍵…
遠見雜誌396期
和銀行往來,不是像在超商買一杯咖啡,台北富邦銀行總經理程耀輝說,「要讓客戶愛你或黑你,真的就在一念之間,我們不想在客戶的心中可有可無,而是一有需求,就立即找我們止痛,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