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20210223
別再說少油可以減肥!「少油減肥」這個普遍觀念不盡然正確,根據世界頂級醫學期刊證實,攝取少一點卡路里確實有益健康,但是少油並不是重點,「澱粉類攝取過量」才是造成肥胖的元凶。
聯合報 20210222
不少民眾抽完菸就隨手丟到路邊水溝,但菸蒂可能沿下水道流到河川及海洋,過去在魚、鳥、海龜胃中都曾發現菸蒂;國際淨灘數據統計,台灣海廢第三多為菸蒂。環保署與民間機構調查,近三成吸菸者愛把菸蒂丟水溝,但六成五不知菸蒂含塑膠。
聯合報 20210218
許多人的生活飽受胃脹氣困擾,時常響屁、臭屁放不停,常在酒足飯飽後連續打嗝,這可能是腸胃道健康亮紅燈的警訊。胃腸科醫師提醒,要留意發生的原因,並且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腸健胃妙方,才能讓生活不生「氣」。
聯合報 20210219
行政院會通過「太空發展法」草案,明定為順利推動太空發展相關事項;未來擁有火箭、飛行器者,應依規定辦理登錄,若要發射也要申請許可,否則將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最高一千萬元罰金。科技部表示,待母法三讀通過後,將再草擬四部子法,讓相關法令配套更完善。
聯合報 20210218
台產防疫保單已停售,但民眾防疫需求正夯,該如何規畫?壽險公司指出,民眾不只是留意隔離檢疫,還要注重若不幸確診後的醫療支出,甚至個人因病導致的經濟損失,才能達到藉由保險發揮損害填補的效果。
聯合報 20210216
春節假期進入尾聲,將告別吃飽睡、睡飽吃的日子,回歸工作崗位,不少人的心情低落,出現「收假症候群」,建議最好提早一天收假,調整生活型態,並透過收心操活絡筋骨,有助迎接年後新生活。
聯合報 20210213
新冠肺炎持續肆虐全球,年節期間許多人為了防疫,選擇宅在家追劇、玩手遊,多日下來除了感到腰痠背痛外,大拇指和中指更痛到無法伸直。提醒使用手機30至50分鐘應休息3至5分鐘,並且適時做手指屈指肌腱伸展運動,以防板機指上身。
聯合報 20210212
農曆新年是大家團聚圍爐的節慶,從除夕年夜飯開始,新春假期免不了會安排聚餐走春行程,一連幾天吃吃喝喝下來,讓人想要不發胖也難。醫院的減重門診建議過年要做好準備,才能避免年後肥胖的情況發生。
聯合報 20210211
依照傳統習俗,年初一總會外出走春,沾沾喜氣,如何在金牛年的第一天博得好兆頭,民俗專家建議,大年初一的一早七點之前…
聯合報 20210207
藝人「雞排妹」鄭家純2021年1月底爆料遭性騷擾事件,掀起各界討論。衛福部統計,性騷擾申訴案件年年增加,與民眾更「勇於發聲」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