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文學 2022年12月號 (458期)
五月天瑪莎即將出版散文作品《昨天的孩子》,初次拿到的書稿,作者簡介欄只寫了六個字:五月天貝斯手。如此單純。葛大為稱他是音樂圈的福德正神。在書裡他倒是細細追索了自己的音樂起點。本期專訪他談他的寂寞與孤獨,音樂如何成為他生命裡最重要的小事。圍繞著這個文藝青年所產生的一切,究竟是什麼樣貌呢?
聯合文學 2022/3月 第449期
改編自村上春樹短篇小說,如今已成國際影壇大熱門的《在車上》,即將跟著那台紅色SAAB 900一路駛進奧斯卡金像獎。
聯合文學 2022年1月號 (447期)
他的言辭犀利,文字充滿嘲弄意味。大膽寫作嘗試,耕耘出獨創性與顛覆性,也在字裡行間暗藏驚喜,並融入當代藝術,於是,他稱自己的作品是「達達主義的童話故事」,或是「大人的文學玩具」。他的名字早已享譽國際,甚至被列在諾貝爾文學獎可能奪冠的名單之中。
聯合文學 2022/2月 第448期
全臺灣人氣最高的月老,如果說霞海城隍廟是第二,大概很難想第一。城隍是明善惡、斷是非的法官之神,霞海城隍廟就有如法院,理應嚴肅的地方,為什麼會成為當代無數男女訴說情思的所在?這個轉變的推手,正是人稱「文文姐」的霞海城隍廟第六代管理人陳文文。
聯合文學 2022年1月號 (447期)
明星與文藝青年,看起來是兩種形象,畢竟有著華美的時尚皮相,容易讓人疑惑能與藝術氣質合體,早年有林青霞在瓊瑤電影《窗外》的優雅雍容,再配上她熱愛閱讀,出版過散文集,後期又有張清芳曾與張曼娟合作,陶晶瑩多次表彰她的時代觀察,演藝明星並不庸俗…
聯合文學 2020年7月號 (429期)
自九〇年代見到莉香的笑容那一刻起, 日本電視劇的黃金年代就此展開。往後三十年間, 我們沉浸在坂元裕二的純愛, 著迷於宮藤官九郎的奇想,也為古澤良太的犀利所震撼。日劇不只是青春的載體,也是時代的印記。我們在對白中找尋自我, 在場景中探索文化, 發掘戲劇與創作所帶來的共鳴與力量。
才能與成就 「學霸」這個詞在漢語中曾經跟「學閥」是同義詞,只是近年來這個詞有了新意,專指成績超人的學生。學霸們…
聯合文學 2019年5月號 (415期)
蔡明亮,在威尼斯影展分別獲得金獅獎與評審團大獎、也曾在柏林影展評審團獲得特別銀熊獎。前年才剛完成VR電影《 家在蘭若寺》 , 入圍威尼斯影展首屆VR競賽單元。今年又以「凝視計劃」 為名帶來《 你的臉》 和《光》兩部新作….
聯合文學 2019年4月號 (414期)
東南亞移民、移工人數至今已步入近八十萬人,無疑成為台灣人的一分子。雖然東南亞的移民的議題獲得愈來愈多關注,但是一般民眾看見的卻大多是新聞中的社會案件,那些「台灣人」觀點的詮釋。但你有沒有聽過,他們怎麼說?文學在此發揮了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