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過勞的消除身心俱疲自救守則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第178期
組織必須為員工的心理健康負起責任,但當你感到過勞而身心俱疲,最能幫助你恢復健康的人,就是你自己。釐清過勞的原因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我們要怎麼脫離精疲力竭的狀態?

從宅男的無聲革命到美國軟體帝國

看雜誌第223期
這幾年,美國的軟體工程、程式設計等工作熱到不行。薪資不斷上升,從業人員不斷增加,卻還是供不應求。特別是去年疫情肆虐期間,百業蕭條而軟體工程師一枝獨秀。一個大學電腦科系畢業生,只要在矽谷灣區找到工作,薪水高於父母(一倍以上)已經是稀鬆平常的事了。

SpaceX低調來台 揪團搶商機

《財訊》633期
全球最大的低軌衛星設計與酬載發射公司SpaceX 正積極推動星鏈計畫(Starlink),透過發射龐大數量的低軌衛星,在全球建立一個相互連接的衛星通訊網路,不僅能解決全球仍有一半人口未能上網的問題,更將進一步重組現有的網路生態。

碰不到面,該怎麼連結人心?

經理人月刊第199期
過去一年(2020年),台灣人正常上班上課,沒嘗到新冠肺炎(COVID-19)的殘酷。但這份平靜在上個月(5月)被打破,確診病例暴增後,全台進入第三級警戒,不少企業採取遠距辦公。

從3角度看科技股投資

Money錢 164期
美國科技股受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大幅跳升而大跌,市場更出現若殖利率升至2%(2021年4月16日為1.58%),漲高的科技股將受創嚴重的言論,眼見資金輪動至其他類股,投資人擔心去(2020)年科技股大漲的榮景將一去不返,想著是不是要降低科技股的持有比重,或先賣出手中科技股,持有現金等科技股大跌再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