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漫畫就讀懂!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顯然再也無法與我們的生活切割,本書延請日本知名的人工智慧專家與擅長科普繪本的畫家,從以下五大面向切入,將AI領域的必知知識整理成好消化的形式,幫助讀者切入人工智慧這個重大議題,除了正確認識它的發展現況,也持續關注後續發展。
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退休玩新創 身為Google台灣員工編號第一號的簡立峰,在57歲時選擇退休,轉而…
遠見雜誌408期
害怕AI顛覆你的工作嗎?最新的世界趨勢或許能讓人稍稍心安──原本高深的技術正在變簡單,沒學過程式的人也能輕易養成「數據DNA」。出自台大財務金融系的葉周羿才28歲,卻是台灣餐飲業擁有最豐富數據經驗的人之一。退伍後,他加入知名壽司品牌──海壽司,當了四年店長…
先探投資週刊2070期
美中貿易戰爭,台積電扮演著關鍵角色,尤其5G時代來臨,帶動AI、高速運算(HPC)等應用崛起,當中核心晶片都須高度仰賴台積電的七、五奈米等先進製程,促使台積電訂單滿載,外資也頻頻調升目標價…
遠見雜誌402期
過去幾年科技快速推進,各國都在擬定新的國家戰略,美國喊出「再製造」,德國力推「工業4.0」,中國揭示「中國製造2025」,日本卻在這波熱潮中缺席。2016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首度對全世界宣布未來願景,提出2030年「社會5.0」…
天下雜誌第672期
在一個我們已經握有技術來破解人類,並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操縱人類的世界,「顧客永遠是對的」、「選民最清楚」這些話還會是真的?是不是該意識到,不能再把答案簡化成「這是人們想要的」、「人們知道什麼對他們有益」?
數位時代308期
2025年,我們會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又會看見什麼樣的科技,被應用在現實生活之中?2020年才剛開始,在這個時間點展望2025年,有點遙遠、又有點靠近;但卻是時候可以掌握一些端倪,推敲5年後的明日世界。
經理人月刊第184期
過去,電腦雖在西洋棋、將棋已能下贏人類,但獨獨圍棋始終未能攻克。人工智慧公司DeepMind創始人暨執行長傑米斯哈薩比斯解釋,一步棋背後還有200種下法,而每步棋又會影響下一步走法,故棋局總變化數比全宇宙的原子總數還多,難以估算所有變化。未料圍棋AI軟體加上深度學習技術後,能模擬人類神經思路…
《財訊》603期
知名AI科學家林清詠,用過去尋找恐怖分子的技術,分析武漢肺炎病毒傳播路徑;結果發現,除了中國,台灣更要小心歐洲帶來的防疫風險。
商業周刊 第1686期
最近才被日本媒體報導「 三十八歲IQ一八○的台灣天才IT大臣」,讚揚其在防疫上透過大數據及人工智慧,製作專業口罩地圖及防疫路線,為台灣防疫把關。她是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擁有超過二十年的遠距工作經驗,也是目前最擅長用數位工具做遠距辦公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