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第1763期
這間位於中壢、沒有招牌的民宅,走進去,一尊等身大鋼鐵人模型擺在門口,後方五張辦公桌,每張動輒擺上三台、六台電腦螢幕,穿著黑衣黑褲的員工坐在桌前,雙手透出色彩斑斕的刺青。這個飄著江湖味的地方,卻是台灣五百多個臉書粉專與直播頻道的指揮總部。
商業周刊第1764期
什麼業務能讓蘋果、高盛、亞馬遜等大企業也想分一杯羹?答案是「 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BNPL)。這個新興支付方式近來暴紅,除了降低經濟體系內各參與者的損耗,也是「人性財」有利可圖的結果。
今周刊第1289期
特斯拉售價達一萬美元的全自動輔助駕駛(FSD)功能備受關注,但目前該技術仍有局限,使特斯拉陷入廣告不實的批評。
今周刊第1288期
海霸王集團大手筆投入逾二十三億元,要在高雄前鎮區打造「食品物流倉儲複合園區」;第三方物流全日大林冷鏈也投資近九億元,在嘉義興建「智慧生鮮物流園區」…是什麼原因讓冷鏈需求大幅成長?
商業周刊第1762期
六月, 美國最大連鎖餐廳之一丹尼斯(Denny’s),出動它長十六公尺的廚房卡車,開啟從美國中部到西部超過二千五百公里的旅程,橫跨大半個美國,它,不是為了賣餐點,而是要招募員工!不只丹尼斯,美國各地的餐飲、零售業者, 正經歷一場史無前例的大缺工潮。
今周刊第1288期
隨著新經濟的興起,昔日被視為韓國經濟支柱的財閥,影響力已逐漸由盛轉衰;取而代之的是白手起家的科技新貴,他們為韓國年輕人帶來一線希望,更令富豪排行榜大洗牌。
天下雜誌第730期
線上買蔬果奶蛋的習慣,在本土疫情催化下,快速變成新常態。當momo、蝦皮都搶進生鮮電商,坐擁上千家門市的全聯,如何用「離你家最近」的優勢,投入這場戰局?
先探投資週刊2158期
消費者對汽車需求有增無減,但新車生產受限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促使消費者進入二手車市場,中古車商業績水漲船高,成了疫情下的亮點。
商業周刊第1762期
美國總統拜登八月正式提出超過一兆二千億美元的基礎建設方案,同時宣示二○三○年,美國電動車占汽車銷售量達五成,正式加入了歐盟推動的電動車浪潮。「電動車的快時尚時代來臨了!」
今周刊第1288期
聯網電視廣告持續搶食傳統電視的市占率,而谷歌今年第二季令人驚豔的財報表現,以及公司方面對YouTube未來能見度的表態,更讓資本市場也開始注意這項新興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