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雜誌2019年4月號
創新者往往是雙刀流,如同達文西左手寫字、右手畫圖一般,創新者強調感性與理性的同步發展,視科學與藝術為不可分割的整體,創新者在任何可能存在的知識空間進行跨領域整合,於科學與藝術的交會之處開創新天地。
台灣銀行家雜誌 2019年4月號 No.112
台灣風電的發展歷程,從2012年國民黨執政時的行政院核定千架海陸風力發電機計劃開始,由示範風場、潛力場址到區塊開發,短短幾年間摸索,仍遭遇不少行政壁壘,大多數業者以及社會大眾對於離岸風電仍有許多疑惑與不解,因此蒐集了大家的困惑,並透過智庫、專家們來給予解答,期望社會有更強的共識。
今周刊 第1164期
五月報稅季即將登場,今年除了標準扣除額、薪資特別扣除額調整幅度較大外,股利所得部分也有重大變動。對存股族來說,如何股息、稅金兩頭賺,是報稅前必須搞懂的重點。另外,房貸族及售屋族最常踩到的報稅地雷,也要看仔細、避免出錯。
遠見雜誌394期
「買書抵稅?」你能相信嗎?這個議題已談了33年了。今天為什麼會舊話重提呢?因為《聯合報》「願景工程」日前發表了「107年民眾閱讀行為」的調查結果,令人大吃一驚,台灣竟然有40.8%的人一整年沒有看書,65%的人一整年沒有買書,平均最近一次碰紙本書是在7年前。
經理人月刊第173期
不是任何人都懷有創業夢,但身處企業講求創新、個人追求獨當一面的時代,無論在高度競爭中找尋藍海,還是負責籌備新團隊,這些需要創造價值的挑戰,都值得我們從創業家身上,學習他們引領新事業茁壯的心態與能力。
Money錢 月刊139期
長輩的再婚對象,依民法得以與子女平均繼承其遺產,但此舉也可能招致子女的反彈,若要平息紛爭,究竟是該事先預立遺囑、請再婚對象簽切結放棄繼承,還是有第3 種解決辦法?
看雜誌第199期
農產品是可加工的,商品是有形的,服務是無形的,而體驗則是難忘的。比起購買商品,購買體驗讓人們得到的快樂更多,幸福感更強。服務是某人拿錢去買了一樣非物質的服務,但體驗卻是買一個值得記憶的經驗或回憶。
經理人月刊第171期
根據美國創投發布的報告,2016年美國電商化的比例約為11%,換句話說,將近90%的零售及流通市場仍在實體場域,這個數字也代表電商業者成長的空間..電商龍頭亞馬遜更是掌握消費資料後…
好好拜託
一本讓你言值高、內心也強大的書
該怎樣開口,讓人願意幫你?
《經貿透視》雙周刊515期
隨著科技的創新,區塊鏈、AI、穿戴裝置等能讓醫療邁向「智慧化」,醫療產業新商機顯現,其中「醫材」就成為臺灣業者紛紛搶攻的新興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