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雜誌317期
在「供過於求」的時代中,產業低價競爭開啟微利的惡性循環,電子科技業、紡織業等皆面臨經營困境。面對生產過剩危機,全球企業唯有創新才能突圍。以生活為出發點,運用科技將小創意變成高附加價值的創意商品,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獨特商品,才能重建競爭力。
商業周刊 2017/11月 第1565期
就在台灣媒體,把焦點放在即將來到雙十一全球購物節的同時,中國電商巨頭,早就不約而同的將未來主戰場,移到在數千公里之外的印尼,捉對廝殺…
今周刊第1090期
一條法案的通過,讓綠電總量五年成長足足兩倍;一家區域電廠的成立,掀起全國自主發電潮;一邊種田、一邊種電,獨門技術吸引美國取經;他們,是製酒師傅、鄉下農夫、魚板店老闆⋯⋯
遠見雜誌377期
過去幾年,影響世界的重要趨勢之一,就是Uber帶給人類顛覆傳統的工作型態。在現今社會中,只要你有能力、時間、工具,便可以賺到比窮忙上班族更豐沛的收入。
新新聞1601期
當年負責大巨蛋議約的台北市前財政局長李述德涉嫌護航遠雄,遭台北地檢署依圖利罪起訴求刑10年。近500頁的起訴書裡花了極大篇幅揭露李述德涉案細節,議約背後的故事荒唐得令人無法置信。扛著主要議約人及甄審會主席招牌的李述德,在議約關鍵項目不顧北市府官員及顧問強烈反對而力挺遠雄,還唬弄甄審委員,只花36分鐘就通過他主導的議約內容。李述德被起訴後,接下來大家關注的是他的大老闆馬英九是否能「不沾鍋」、全身而退。
《經貿透視》雙周刊479期
印尼的中產階級變多了,消費者信心指數在這些年來,一直排名全球前三名之內,這意味著印尼人消費信心及消費力變強了!再加上儲蓄觀念低,敢掏腰包花錢消費,造成內需市場蓬勃發展,同時帶動內需產業及服務餐飲業等,快速成長。另外,消費力強,大型購物中心規模,也排名在全球20 大之內。無怪乎,外來投資前仆後繼的湧入,積極搶灘可預見的印尼商機。
今周刊第1089期
台灣有多達兩萬名的高風險家庭孩子,長年處於貧窮、暴力、家庭失能的環境,有如生活在廢墟之中,他們得不到老師、親友的關懷,幸運的,還能靠自己的雙手求生存,不幸的,就從此陷入長期的困頓裡。如何給予失家、失學少年一個活下去的機會,台灣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SENSE好感65期
十個Hygge 的關鍵詞,包括燭光、大自然、來杯熱飲、為親友準備一場聚會、開始動手作、歡度聖誕節、養一株綠色植物、享受獨處、以腳踏車代步以及選擇使用天然材質,讓你認識Hygge 的多元面向。
看雜誌第183期
深化推展永續旅行有成,「東北角暨宜蘭海岸線」與「澎湖縣南寮社區」在全球57個國家、155個參賽地點中脫穎而出,獲頒「2017全球百大綠色旅遊地」,風光躍上國際觀光舞台!
Shopping Design 2017/10月 第107期
毓繡不只是個展覽藝術品的空間,也像一張畫布,而畫布內外所有的人事物,彷彿都是藝術;從內到外到自然,毓繡都讓人深刻感受到「有一種美,叫做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