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高壓期 慎防人心浮動

台灣醒報 [2021/5/25]
「校正回歸」這幾個字,無庸置疑是台灣這幾天最熱門的幾個字。如果要簡單地定義,就是之前還沒有篩檢確定的案例,在確診之後,加入到前幾天的統計按例當中。如此簡單的概念,為什麼會鬧得滿城風雨?

鬼滅之刃心理學 從角色看個性

0525中國時報精華版
以惡鬼肆虐亂世為背景的日本動漫《鬼滅之刃》,在疫情中爆紅。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以《洞察鬼滅之刃暗藏的心理現象》指出,《鬼滅之刃》的登場人物性格與背景各不相同,喜歡什麼樣的角色,也反映出每人的個性與心理特質。

親子出遊不再手忙腳亂!超實用媽媽包選購指南

媽媽寶寶 411期
為什麼會需要媽媽包呢?相信這是許多新手爸媽有過的疑問,育有2歲半及6歲孩子,具豐富媽媽包使用經驗的親子部落客辛西亞表示,孩子出生前,她就曾觀察媽媽包的特別之處,發現「材質輕、多隔層、防潑水」是媽媽包的共通特色,為了應付帶孩子出門的各種狀況,媽媽包的結構、重量級材質,都與一般包包有些許差異。

缺水成台灣日常 伏流水能幫忙

聯合報 20210524
台灣面臨半世紀最嚴峻旱災,隨氣候變異加劇,「缺水」恐成日常,但政府水資源開發屢遭學界批評「窘態畢露」。學者調查,每年直接流入海裡的地下水(含伏流水)是全台水庫總蓄水量二到五倍,學者專家認為應成立國家級水資源研究院,開發伏流水或恢復埤塘功能。

日看螢幕7小時 師生眼睛快壞掉

0526中國時報精華版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嚴峻,近日學校停課改為線上教學,卻出現一堆亂象。教團表示,有學校採用「同步線上教學」,學生每天盯螢幕7小時,視力可能很快惡化。但有家長反應,有些學校每天只進行1、2節線上教學,大部分課程沒上或出作業給學生做,這是在放防疫假,談不上學習。

爸媽一定要學的「10 秒鐘罰站藝術」

媽媽寶寶 411期
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會有這樣的疑問,請孩子去旁邊罰站到底要站多久?畢竟沒有明確的研究數據證明多久的時間才是最有效的,於是許多家長會以時間劃分的方式來做計算,2歲的孩子站2分鐘,3歲的孩子站3分鐘,5歲的孩子站5分鐘,以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