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 2024/6月 第1434期
慢性病成健保「燒錢王」,如何強化分級醫療,在第一線提早注意到慢性病危險因子,延緩病程至關重要。健保署預計推動「大家醫計畫」,由診所家醫醫師把關,讓全民更健康並為健保續命。
康健雜誌 2024/6月 第305期
身體病痛、慢性病或是單純身體機能自然老化,都可能影響長輩心理和情緒,進而衍生許多問題。
康健雜誌 2024/6月 第305期
Z世代在多元開放的環境下學習成長,追求活出意義和價值,但隨著畢業後環境、角色的轉變,自然萌生不熟悉的壓力…
張老師月刊 2024/6月 第558期
「躺平」是長期的挫折與氣餒累積的狀態,只有理解其內在的焦慮不安,才能陪伴和鼓勵躺平的人起身,走出不舒適的舒適圈。
遠見雜誌 2024/6月 第456期
目前,全球都面臨高齡化挑戰,50+的居住型態,也變得愈來愈多元,包括養生村、樂齡宅、青銀共居……,都是老後住所的新興選擇。你的新居住主義,即將實現。
康健雜誌 2024/6月 第305期
平均10人有1人罹病,憂鬱症已成世紀大疾,你對它了解多少?憂鬱症只是心情不好?得憂鬱症的人是無病呻吟?治憂鬱症的藥吃了會上癮、會變笨?
張老師月刊 2024/6月 第558期
現代社會的飲食型態和生活壓力使得年輕人患上三高的比例逐漸上升,這次為您提供改善和預防三高的飲食生活對策。
遠見雜誌 2024/6月 第456期
TikTok不只是年輕世代的新聞來源,更是購物平台!但專家分析,TikTok演算法會扭曲金錢觀,造成「金錢畸形」。只是在TikTok上買個東西,真的有那麼嚴重嗎?
《Money錢》 2024/6月 第201期
近期地震頻繁,但多數購屋族僅留意地點、格局、坪數等資訊,忽略建築結構、施工方式等看不見的細節,恐讓住宅安全蒙上隱憂。建築專家與房產達人解析如何挑選符合建築安全結構的房子,協助你把關住宅安全!
聯合報 20240603
不用糯米改用五榖米 穀物營養更多更好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