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 2023/11月 第1405期
行人設施不足、人行道上阻礙重重,已經是台灣交通的日常。內政部近年砸超過五百億元,補助人行道建設,為何輪椅族受傷仍頻傳,行人依舊無感?
住展 2023/11月 第494期
桃園看房實例分享。
住展 2023/11月 第494期
近期房地產爆雷事件頻傳,這個時候買房真的要很小心,一不小心,你買的房子可能淪為爛尾樓、或品質低落,你要擔心的不只是建商,還要擔心承包工程的營造廠。
今周刊 2023/11月 第1404期
二○○五年,一艘太空飛船降落在土星衛星「泰坦」上,回傳影像中有大氣層、山脈、湖泊,證明該星體與地球高度相似。主導這項研究計畫的華人葉永烜,為太空研究史立下里程碑。
今周刊 2023/11月 第1404期
楊小梅曾經不願面對自己的身世,對身為新住民的她而言,那段故事太心酸,她也害怕落入社會的刻板形象。而當她真正找到認同時,她終於成為幫助他人的那方。
常春月刊 11月號/2023第488期
冬季是萬物收藏的季節,身體的陽氣也需要妥善蓄積,這與腎的封藏作用與之相應。腎對應五色中的黑色,中醫養生大多會選在冬天多吃黑色食物,像是黑米、黑豆、黑木耳等,都是養腎的好食材。
嬰兒與母親 2023/11月 第565期
兒童急診就醫人數約為疫情前的2~3倍,更多為流行性感冒,尤其是以A型流感為主。專家呼籲,免疫負債發威,流感提前來襲!爸爸媽媽等照顧者,快做好防護,以防秋冬氣溫驟降後,流行性感冒會更加猖狂!
嬰兒與母親 2023/11月 第565期
孩子走路晃晃的,站立時沒有看到足弓,這是有扁平足嗎?扁平足只是一種「症狀」, 而非「疾病」。把握在2~6歲黃金治療期,就能有效改善扁平足症狀!
動腦雜誌 2023/11月 第571期
現代人事務繁忙,雖然更重視生活品質,但依舊難逃當個懶人。品牌也在疫情受到啟發,讓市場上有更多到府服務的商機可見,幫助消費者解決居家時刻的任何需求
媽媽寶寶 2023/11月 第441期
女性常見私密處不舒服或有異狀或因懷孕要產檢,而必須至婦產科就醫,你會堅持只讓女性婦產科醫師檢查嗎?在專屬女性的科別,女醫師是否比男醫師吃香?關於女性至婦產科就醫是否讓女醫師看診,有些現象值得來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