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1728期
全球疫情最初的爆發地中國武漢,在經過七十六天封城後,於四月八日解封。災難看似離去,但武漢人身處風暴中心的創痛和茫然,實非一時半日可以消除。隨著解封後復工與返漢人員的流動,社區防控壓力有增無減。長租公寓、茶樓、旅遊大巴等行業依然停滯。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第164期
像冠狀病毒這樣的威脅,不確定性和與焦慮感日益升高,領導人不妨好好利用這段時間探索新的工作方式,並重新檢視過去的假設,長遠下來可能能為你帶來好處。
今周刊第1218期
新冠肺炎爆發初期,許多美國民眾擔心物資缺乏,瘋狂搶購。如今美國大規模封城,農產品需求急降,使得許多供應商銷毀過剩產量。
商業周刊第1691期
三月二十六日、晚上八點半。當多數上班族正結束忙碌的一天,趕著打道回府,一間小小的網路公司會議室內,卻聚集了近二十人,分別忙著調整直播鏡頭、背誦rundown(拍攝流程)或回覆粉絲團留言。
商業周刊第1691期
誰能想到,一位企業主的強烈求生意志,竟能串起跨產業大聯結?這則Line訊息,在二月十五日發出,短短幾天內,引發各大學EMBA與企業家群組瘋轉。
商業周刊第1693期
這波疫情,被視為是全球教育界的破壞者,點燃了改變之火。根據聯合國統計,截至四月中,全球一百九十一國、十五億學生被迫停課,九成學生得在家遠距學習,台灣是少數能照常上課的國家。
今周刊第1214期
新冠病毒目前已造成全球近四十萬人感染,上萬人死亡,其高傳染力的特性,極有可能成為常態如流感的傳染病。疫苗、藥物是對抗此新型病毒的最佳解方。
先探投資週刊2086期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燃燒,全球確診病例突破一四一萬例、死亡逾八.一萬例,根據傳染病學統計曲線預估,全球將逾億人遭感染,數十萬人死亡,高峰期將發生在五、六月,台灣也積極防堵社區型感染的發生,這也使得台灣的股市表現顯得一枝獨秀,不過就生技投資角度而言,投資「長期抗疫股」已是不爭的事實。
遠見雜誌406期
全球企業抗疫,紛紛祭出遠距工作對策。但仔細觀察職場生態,想要員工在家工作沒那麼簡單。遠距帶來的四大盲點,似乎還需要企業與員工互相包容與學習。
天下雜誌第696期
新冠肺炎蔓延,原定三月從阿根廷開往台灣的玉米船,至今尚未出港,拉響台灣糧食安全警報。儘管不怕沒飯吃,但人們喜愛的雞豬蛋奶與麵食,飼料、原料卻幾乎全靠進口,一旦封港,不只影響畜牧業,也波及兩百萬名相關服務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