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子享生活誌-2020年4月號
在南投埔里開設預約制工作室「咖啡。反思」約四年的賴育正,但咖啡資歷從高中一路到50 歲的現在。以類茶席方式招待前來的客人,希望能讓人們重新思考咖啡在日常扮演的角色,喜歡與人相處,和來往的客人不管聊什麼都顯得津津有味興致滿滿的樣子。
小日子享生活誌-2020年4月號
在英國因為下廚而愛上甜甜圈的Cherry,歸國後回到家鄉經營專門店Perfe’ dough,照著時節推出不同的口味。因為實在太忙,至今仍沒空新增Google 地標,導致許多人迷路,貼心提醒看到不起眼的鐵梯勇敢上樓就對了,不會誤闖民宅。
時尚家居 House Style 91期
世界上,恣意渲染天空的除了七色彩虹,就非極光莫屬。追逐極光是許多人一生一次的夢想,位於芬蘭在北極圈最北端的地區-拉普蘭(Lapland),Arctic TreeHouse Hotel 是你觀賞極光的完美旅宿之一,2019 年再度與Studio Puisto 合作,讓旅人盡享北歐奢旅體驗,領略震懾的極光幻刻。
時報周刊第2201期
被稱為國民美食的虱目魚,營養豐富、肉質細緻,在台灣的庶民美食文化中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本刊網羅各種虱目魚的吃法,從傳統到創意,怎樣料理都好吃!
今周刊第1218期
因新冠肺炎造成的疫情,導致吃貨上不了餐廳、客人上不了門,不少業者紛紛推出單人享用的精緻便當、多人分享的澎湃合菜、加熱即食的料理包,提供外帶、外送,甚至主廚到府外燴料理,各種創意巧思,想方設法要幫你把美食送到家,讓你在家也能吃得心滿意足。
時報周刊No.2197
近年來餐飲界流行直火烹調,透過炭火、柴燒, 或炙或燻、或燒或烤,再加上個人經驗及直覺, 與火直球對決,用火焰釋放食材的最佳風味; 技法雖不繁複,成品卻相當絢爛, 在「相機先食」的現代,吸睛效果十足。
時報周刊第2192期
不少站上國際餐飲舞台的主廚,他們受到啟蒙與最難忘的菜餚,往往來自童年的家傳手藝或家中餐桌。台北餐飲界近來出現2家米其林餐廳海外分店,2大主廚將精采的家鄉味放進菜單,與大家分享記憶中的深刻感動。
鏡週刊第177期
搭乘河輪最美妙的,不外乎就是住在會移動的豪華酒店之餘,每天還能品嘗選自沿岸在地物產製作的美食美酒。這次我搭乘的萊茵河輪,行經布萊薩赫、凱爾、曼海姆、呂德斯海姆、博帕德與科布倫次等鄉村城鎮,而這一帶最著名的,就是葡萄酒鄉。
鏡週刊第177期
客家菜反映著客家人的勤勞節儉, 雖無矜貴食材、花稍擺盤, 但味美實在。開在台北的四間老字號客家餐廳, 雖然鹽、油下得謹慎, 但濃香滋味依舊能讓你脾胃大開, 不停續碗。
時報周刊第2200期
用麵粉加鴨蛋,再經陽光曬乾的意麵就是不一樣,除了口感特殊,還包含范榮楠一家人的生活態度。擁有56年歷史的「范楠鹽水意麵」,充滿范榮楠和太太一起努力的暖心味道。現年78歲的范榮楠,數十年的勞碌人生,養大了3名兒女,每個孝順又有成就;外界擔心恐怕無人傳承這家老字號,但范榮楠的教授兒子范俊逸說:「我一定會延續父親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