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10億人消費紀錄 史上最大上市募資案

今周刊第1241期
一家沒有分行、沒有ATM、六成以上員工都是科技研發人員的企業,為何能在17 年內,發展成橫跨支付、消金、企業、保險、財管等業務,年獲利媲美國泰金控的新金融巨星?中國螞蟻金服這隻超級金融科技獨角獸,將為全球金融產業帶來怎樣的騷動與衝擊?

Netflix為何成功?擁抱混亂邊緣的管理

天下雜誌第707期
疫情造成全球大封鎖,也加劇了「大者恆大,贏家通吃」的趨勢,而Netflix就是獲益的贏家之一,不但訂戶數在半年內大增兩千六百萬,股價也大漲近四成,市值甚至一度超越百年老店迪士尼。很難想像,二十年前,Netflix因為經營不善陷入財務困境…

我的村莊要蓋晶圓廠 台積電成長的極限

天下雜誌第707期
全球最先進,將三星、英特爾甩得遠遠的兩奈米晶圓廠,竟要蓋在一座百年客家莊。要遷村,得徵求神明同意;安置完拆遷戶,台積員工還得幫忙除草、修馬路。睽違十多年,竹科迎回護國神廠,只不過,接下來還有擴張「餘地」嗎?

與嘉義幾乎劃上等號的老楊方塊酥

鏡週刊第208期
老楊方塊酥,熱賣41年,市場遍及海外,創下年營收5.38億元成績,董事長戴大可卻很低調鮮少曝光。因父親早逝,早熟的他17歲就創業,為拚知名度,早期載貨全台毛遂自薦,連雜貨店和檳榔攤都不放過…

復健、防疫、送餐 最強機器人在身邊

今周刊第1240期
一個年成長逾4成的全球產業新寵:服務型機器人,正火熱崛起。別以為機器人只是工廠的機械手臂,隨著人工智慧等科技突破,舉凡物流、醫療、照護⋯⋯各領域,一台台機器人加速走入日常。這不只是各國瘋搶的亮點產業,也是台灣到國際拚搏的新機會。

搶救勞保 先解少子化難題

時報周刊No.2223
「勞保年金改革草案」傳出年底前出爐, 初步方向不排除「溯及既往」,勞工退休後每年所得替代率將從現行一. 五五%降到一.三%,月退金恐縮水三成,立即引發基層勞工強烈反彈,勞動部也緊急發新聞稿澄清,強調草案尚未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