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 第1154-1155期
謝哲青,對於熱愛旅行的人來說,這個名字一定不陌生,你可以說他是登山運動員、作家、或是電視節目主持人。走過許多國家的他,每年春節假期,幾乎都是在旅行中度過,以前是為了「生計」出國工作;現在,則是在一年的忙碌後,離群獨行。
今周刊 第1153期
英國首相梅伊卯足全力,與歐盟完成的脫歐協議,最後連自家保守黨都不想買單,慘遭多數否決。屆時,若出現無協議脫歐,英國恐將陷入混亂,從藥品短缺、歐盟英商的去留到教師荒,無一不考驗執政者智慧。
今周刊 第1158期
過完元宵、迎接初春,但天氣總是陰晴多變,體質虛寒者容易手腳冰冷,俗話說「養生先養暖」,多吃兩色食物,把身體調好,健康自然跟著來。
今周刊 第1153期
缺工和農藥用量過多,一直是存在於農村的老課題。現在, 透過AI全年無休監測、且自動灑水,在對的時間遠端遙控智慧蟲罐、噴灑生物抑制劑、調整驅蟲燈,讓害蟲自動「眼盲、餓死」,控制到無毒的環境。
今周刊 第1157期
一篇《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的文章瘋傳,讓百度再次被推上了中國輿論的風口。獲利衰退,創新動能停滯,即使喊出轉型口號,昔日榮光真的有辦法再現嗎?
今周刊 第1154-1155期
吃藥病沒好? 自己當醫師? 虛弱不運動? 錯誤觀念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新春伊始,本期特別由台大與北榮名醫群,告訴大家如何建立新的健康觀念。
今周刊 第1157期
中醫常說:「冬不藏精,春必病溫。」 認為冬季養生應先補腎,精氣充盈後,來年身體才會好。而想平安過冬,許多人會寄託於藥膳進補,以滋補元氣,使腎精得以充盈,達到延年益壽之效。
今周刊 第1156期
去年底,韓國政府針對二萬七千名國高中小學生進行理想工作調查,發現在小學生中,YouTuber已經成為排行第五的理想志願。
今周刊 第1156期
勞保年金最新精算報告出爐,破產年限再度前移,消息一出,嚇壞一眾勞工,許多待退族群紛紛打算一次領以求保障,但經過試算就會發現,其實月領仍是最划算的。
今周刊 第1156期
二○一八年九合一選舉前,網紅效應大發威,不僅素人出頭,政治人物也當起了網紅開直播。但沒有一位像網紅「館長」陳之漢一樣「囂張」,率領超過九十萬粉絲,讓市長候選人侯友宜、韓國瑜、柯文哲選前都搶著上他的直播節目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