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115期
鴻海近期跌幅深,成為外資賣壓核心之一;蘋果展望、FII分拆案均成為市場檢視的箭靶,本刊特別為投資人盤點鴻海現況與前景,哪些值得注意、哪些不必過慮?
今周刊1114期
想靠申報扶養節稅,要先搞懂扶養義務優先順序等法規限制。上班族念EMBA也可享學費特別扣除額,但只有父母才可申報,報稅前一定要精打細算…
今周刊1114期
日本人高齡、少子化已不是新聞,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推測,五十年內,將有六成的城市人口數量減半,二○四○年,日本更有八百個地方小鎮將會消失。當城鎮結構開始崩解,日本將無法抵擋人口減少的洪流……為此,首相安倍在二○一四年成立中央戰略小組,作戰代號就叫「地方創生」!簡單來說,就是要讓地方注入全新的活力,讓青年回流、穩固地方人口、打造安心生育的幸福環境。《今周刊》採訪團隊,在櫻花盛開的4月,造訪了神山町、淡路島及尾道市,看這些不思議的小鎮如何扭轉命運,也重新看到地方的可能性!
今周刊1112期
今年2月,台灣死亡人口首度超越出生人口。在社會一片「搶救少子化」聲浪中,很少人注意到,在醫療發達的台灣,1 至4 歲幼兒死亡率,與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相較下,死亡率高居第二。去年與前年相比,台灣少了15,000 名新生兒,生得少,就該一個都不能少;死得多,顯示台灣的兒童照護與醫療出現嚴重漏洞。政府若不正視問題、趕緊補救,台灣將更快速朝人口懸崖墜落。
今周刊1113期
名人余光中、洛夫,死因皆與肺炎有關。疾管署資料顯示,肺炎死亡人數年增十三%,其中九成是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在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當下,該如何防治?
今周刊第1113期
當股市、出口、FDI、GDP成長……接連創下近年新高,東協巨象泰國正快速奮起。本刊直擊泰國經濟新亮點——東部經濟走廊,一窺阿里巴巴、BMW、空中巴士等國際大咖積極卡位,台商也紛紛瘋搶門票的誘人機會和挑戰!
今周刊1112期
雖然春訓狀態一度低迷,但大谷只用四天就翻轉局勢,連續三場敲出全壘打,征服了全美及全球棒球迷。從這一刻,他真正開始成為「世界的大谷」,就像灰姑娘搖身一變般戲劇性,卻又如此真實…
今周刊 第1110期
老公睡得很好,打呼很大聲、看電視看著看著就睡在沙發上、老闆最近開會開到一半都會睡著,醒來又繼續講話!別以為這些人是睡得好或很平常,反而要留意是…
今周刊 第1111期
德國能源轉型是產業、政府、全民的大動員,耗費的資源不少,難熬的日子更不少,電價還比台灣貴三倍!台灣可以從中學到什麼?
今周刊 第1110期
繼3月初宣布對全球鋼鋁課稅,22 日,川普再下一城,正式簽署了對中國的301 調查結果備忘錄,調查報告中,句句劍指中國的科技威脅,一場中美貿易戰,就此升級為兩強的戰略對抗,也預示了中美貿易正式進入肉搏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