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 第1118期
擺脫瓶瓶罐罐 清潔、保濕、保養一次搞定?All in one產品再度掀起購買潮,號稱一瓶就可以全方位保養,省時又省錢。但皮膚科醫師表示…
今周刊1117期
加薪或被淘汰?你準備好了嗎?AI來襲,掀職場存亡戰。近年,全球各地掀起一波波AI浪潮,有能力有技術的科技大廠,早已整軍應戰。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全球調查估計,「二○三○年AI對全球GDP貢獻將達十五.七兆美元,其中六.六兆美元來自生產力提升,九.一兆美元則來自消費端。」但人工智慧也是一把雙面刃,無法轉型跟上的,不但吃不到商機,還可能加速出局。
今周刊1117期
「要不要看中醫?」是病患大哉問,西醫有技術,中醫注重全人調理。最怕誤信民俗療法或延誤就醫,若到癌末,兩者都難以挽回…
今周刊1116期
女藝人因罹患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神隱一年,引起群眾熱議,此為民間常見肩頸痠痛,用藥打針、物理治療僅治標,遠離錯誤姿勢才可能痊癒…
今周刊1115期
鴻海近期跌幅深,成為外資賣壓核心之一;蘋果展望、FII分拆案均成為市場檢視的箭靶,本刊特別為投資人盤點鴻海現況與前景,哪些值得注意、哪些不必過慮?
今周刊1114期
想靠申報扶養節稅,要先搞懂扶養義務優先順序等法規限制。上班族念EMBA也可享學費特別扣除額,但只有父母才可申報,報稅前一定要精打細算…
今周刊1114期
日本人高齡、少子化已不是新聞,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推測,五十年內,將有六成的城市人口數量減半,二○四○年,日本更有八百個地方小鎮將會消失。當城鎮結構開始崩解,日本將無法抵擋人口減少的洪流……為此,首相安倍在二○一四年成立中央戰略小組,作戰代號就叫「地方創生」!簡單來說,就是要讓地方注入全新的活力,讓青年回流、穩固地方人口、打造安心生育的幸福環境。《今周刊》採訪團隊,在櫻花盛開的4月,造訪了神山町、淡路島及尾道市,看這些不思議的小鎮如何扭轉命運,也重新看到地方的可能性!
今周刊1112期
今年2月,台灣死亡人口首度超越出生人口。在社會一片「搶救少子化」聲浪中,很少人注意到,在醫療發達的台灣,1 至4 歲幼兒死亡率,與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相較下,死亡率高居第二。去年與前年相比,台灣少了15,000 名新生兒,生得少,就該一個都不能少;死得多,顯示台灣的兒童照護與醫療出現嚴重漏洞。政府若不正視問題、趕緊補救,台灣將更快速朝人口懸崖墜落。
今周刊1113期
名人余光中、洛夫,死因皆與肺炎有關。疾管署資料顯示,肺炎死亡人數年增十三%,其中九成是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在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當下,該如何防治?
今周刊第1113期
當股市、出口、FDI、GDP成長……接連創下近年新高,東協巨象泰國正快速奮起。本刊直擊泰國經濟新亮點——東部經濟走廊,一窺阿里巴巴、BMW、空中巴士等國際大咖積極卡位,台商也紛紛瘋搶門票的誘人機會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