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雜誌第243期
近年細胞療法逐漸受醫界認可,不少病友跨海尋求一線生機。現在毋須奔波國外,或是冒險找坊間不明單位,2019年開始,在台灣正規醫療院所就能自費接受治療。
今周刊 第1156期
台灣是近視王國,視茫茫族群占了人口的八五%,近視六百度以上的人口高達二二%。醫師指出,近視五百度以上者,視網膜剝離的風險高達未近視者的四十倍!
早安健康1-2月號/2019 第34期
血管健康是長期的成果。不用擔心「長期」兩個字帶來的心理壓力,專家告訴我們,任何活動都可以是一種運動的概念,反倒是平日不動,假日突然「大動」,中風的風險會升高。從看電視、逛街、做家事開始,你想怎麼動就怎麼動!
Cycling Update單車誌_No.106_02-03月
又到了寒冷刺骨的冬季,迎面而來的冷風總是讓人不禁打起噴嚏以及流鼻涕,尤其是外出騎乘到了高海拔地區鼻子症狀更是明顯,到底這些生理的反應是怎麼引起的呢?
經理人月刊第170期
經過一整天密集的動腦後,下班回家我們總會想癱在沙發或床上「放鬆」,試著紓解疲倦。癱在沙發上無法紓解疲勞, 試著讓身體、心智做低強度活動……
失控的指尖:愛上網是潮還是癮?
恐懼錯失任何新訊息、收到訊息必須立即做出反應或回覆的焦慮,或是總有聽到鈴聲或感覺振動的錯覺而不斷檢查手機或其他可攜式裝置……回顧現實生活中的自己,是否也曾這樣的「驚慌失措」?
你做的檢查、治療都是必要的嗎?
盲目的保健與過度的醫療行為,有時非但無助於診斷病情或治療,
甚至還可能讓你賠上一輩子的健康!
正視威脅,別讓毒駭到你
如何在充滿毒性物質的環境中健康生活?是現代人面臨最大挑戰,也是不得不正視的課題。
譚敦慈的無毒好生活
擅長以簡單、快速、取得方便的方式,跟大眾分享正確生活觀的譚敦慈,不藏私分享獨到的生活防毒妙方,示範如何在日常中為自己及家人多用點心,一起打造無毒每一天!
改寫未來方程式
作者從事潛能激發教育訓練多年,深刻體悟人人都渴望成功,但只有懷抱夢想是不夠的,你唯有面對現實、下定決心、積極行動,才可能實現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