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第1730期
「(各縣市食安自治條例)函告無效、不予核定,明天起不會亂,大家放心!」律師出身的政務委員羅秉成,在二○二○年最後一天的行政院臨時記者會上,宣告縣市地方對美豬、美牛規範,與中央相牴觸者,全數無效。
今周刊1248期
去年四月, 人類史上首張「黑洞影像」經過兩年處理分析,終於問世。圖片中的黑洞,就像泛著紅光的甜甜圈,語言學家木村(Larry Kimura)詩意地用夏威夷古曲為黑洞命名「Powehi」,意味「無窮創造的深美源頭」。
天下雜誌第705期
車子變得跟iPhone一樣潮!引領特斯拉衝上全球車廠市值王、連4季獲利,現實版「鋼鐵人」馬斯克空降世界第4大富豪,不僅技術狠甩同業6年,更徹底改變人類生活。讓一切發生的背後,台灣很關鍵。
新新聞1745期
部分主張認為美國大選後,美中關係會回溫,台灣將淪為兩國角力的犧牲品。這種棄台論雖有其價值,卻忽略一個分析上的重要環節。
商業周刊第1707期
兩個關鍵場景,預告台灣單車產業第二波盛世,即將來臨。第一個場景,在六月中的台中市,德國博世集團(Bosch)旗下電單車系統的亞太總部,掛起招牌開始營運。Bosch堪稱全球電單車的心臟龍頭…
《財訊》592期
香港近來社會動盪令港民移民意願大增,港人對台的好感度日趨攀升的情況下,但移居台灣的人數卻未見大幅增長,到底這背後出了什麼問題?
商業周刊第1644期
台灣最珍貴的資產,還是人才。台灣擁有三十所亞太排名前三百大的大學,而且就學生人數而言,比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三國加起來都還要多,不但對台商有吸引力, 國際大廠如Google等,都來台獵才。
商業周刊第1692期
這是國際看見台灣最亮的時刻,也是台灣前進世界最好的機會。我們該如何把握?一場席捲全球的疫病,讓世人重新發現台灣。「Taiwan」,成為多國政要口中防疫典範、捐贈口罩的致謝對象,登上各種語文的媒體頭條,甚至因為泰國挺台網友與中國網友熱戰近三百萬則推文,在泰國搜尋榜名列前茅。
一個人的鐵道旅行
過去因為山海阻隔,宜蘭自成一格的發展,使得飲食文化與西部大不相同,展現了地域性的獨特口味。在聚落舊巷弄間漫步,不僅感受老地方的悠閒情調,還有那份傳承不變的美味,讓人更愛這處慢條斯理的地方。
0128中國時報精華版
NBA湖人傳奇球星「小飛俠」(或稱「黑曼巴」)布萊恩昨(1/27)日遭逢直升機墜機意外,跟自己13歲二女兒吉安娜同時過世,消息一出頓時震驚全世界球迷,其實布萊恩跟台灣的淵源很深,不僅5度來台訪問過,也多次表達他熱愛台灣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