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 2022/5月 第660期
物價飆漲、經濟停滯的「停滯性通膨」來襲,最好的期待是軟著陸,做不到就陷入經濟衰退。股市陷入空頭,地緣政治角力帶來逆全球化、高油價、中國告別高成長,和過去30 年不一樣。然而,股價跌深就是利多,投資人更應該把握台股反彈行情,累積小勝利為績效扳回一城。
Smart智富 2022/6月 第286期
若現在還只在關注通膨,那就要小心了,因為現在更嚴重問題是,大緊縮時代來臨了!過去只在財經教科書出現的停滯性膨脹(Stagflation)、市場失靈、政府失靈等正一一出現。
商業周刊 2022/5月 第1802期
比特幣在五月中跌破三萬美元關卡,創今年以來新低,這除了反映風險資產遭拋售,也是它的性質「由幣變股」的結果。
商業周刊 2022/5月 第1801期
台灣股市創歷史新高後又大跌,平均每個台股股民賠了五十二萬多;彭博則引述摩根士丹利報告,稱美國的業餘投資人,已經輸光在疫情大流行期間所累積的財富,到底是股市過度悲觀,還是產業面已開始由盛轉衰?
天下雜誌 2022/5月 第748期
航運老將年過半百創業,帶領最年輕的慧洋,成國內散裝航運龍頭。更逢原物料之亂、運價推升、市場缺船,去年營收、獲利創新高。董座藍俊昇說,「以前我追客戶追得要死,現在是跑給客戶追。」
先探投資週刊 2022/5月 第2195期
先探投資週刊 2022/5月 第2195期
香港首富李嘉誠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大家的關注,這回他脫歐入亞選定越南當作投資前哨站,不禁讓人想知道,越南到底有什麼魅力?
《財訊》 2022/5月 第659期
台塑集團長年重視數據管理,如今成為AI 運算最珍貴的資料庫。挾著這些資產,王文淵在接受本刊獨家專訪時,也特別強調AI 和研發的重要性,未來都將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強大後盾。
《財訊》 2022/5月 第659期
全球醫美市場潛力可觀,其中尤以具「療程時間短、恢復期快、術後有明顯變化」優勢的微整型,最具成長動力。愛美是天性,台灣廠商在韓國及中國對手競爭下,如何從台灣擴及國際市場,走出自己一條路?
今周刊 2022/5月第1325期
身處被戲稱為「慘業」的面板業,能夠掙脫產業循環、甚至此時此刻還能大舉擴產的元太,究竟怎麼從一度被迫關廠、被小股東質疑,最後燒出電子紙這口現在被各界看好的冷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