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內篩完果菜市場3627人 幕後功臣曝光

新新聞1791期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6月23日宣布國內新增104 例本土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確診個案,確診數回升至3位數,但指揮官陳時中認為整體趨勢還是往好的方向走,疫情尚屬平穩。而影響民生蔬果供給關鍵的北農群聚感染案, 頓時成為外界焦點。

東亞紛紛淪陷,台灣仍在死守

最先於印度發現的B.1.617 新冠變種病毒,是造成印度今年疫情大爆發的主要元兇,導致該國至今已有2940萬人染疫、37萬人身亡。傳染力更甚Alpha 病毒株( 最初在英國發現的B.1.1.7)的這支恐怖病毒。已被Alpha 病毒株攻破國門的台灣,能否守住Delta 病毒株不要進入社區,對我們控制疫情來說至關重要。

高端解盲過關,你還有2個選擇

新新聞1790期
高端疫苗宣布解盲過關,一堆免疫學專有名詞和數字,沒多少人看得懂箇中奧秘。更難解的是,高端股票從今年初以來暴漲十倍後,連跌六天, 再連漲三天,創造了非常奇葩的「 雲霄飛車+階梯型」走勢。大家睜大眼睛關注股價暴起暴跌,卻對逐日攀升的染疫死亡數越來越麻痺。

台灣有多少染疫黑數?醫揭「死亡率假象」背後訊息

新新聞1789期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進入社區傳播,近1 個半月確診與死亡人數分別就累積10399、297 人, 死亡率達2.9%,遠高於全球平均2.2%。根據《新新聞》獨家依個案死亡日期逐一歸位的結果,從5 月23 日起,國內新冠死亡人數已連續至少13 天處於2 位數高峰,其中又以5 月31 日單日就有多達40 人死亡最令人斷腸…

我與新冠病毒共處一年半的經驗談

新新聞1789期
去年10月完成學業返國的小新強調,日本的「緊急事態」常被外界誤解為「封城」,其實跟「封城」差的非常遠。若從留學生的感受來說,除了學校改為遠距教學,生活上幾乎沒有實質影響。

恐怕無解的世紀懸案-新冠病毒

新新聞1788期
5月26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 )發表一份書面聲明,只有300 來字,但重要性非比尋常,可能影響人類福祉、科學研究與國際關係。拜登提出一個問題──造成全球大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到底從何而來? 兩個可能答案──由某種受感染的動物傳給人類,或者是因為( 中國武漢)實驗室發生意外事故而洩漏。

當無國界的病毒遇上有國界的疫苗

新新聞1788期
新冠肺炎大流行為人類社會帶來劇烈變化,也衍生出許多新詞彙, 有些已融入生活如「social distancing 」 ( 社交疏離),有些是當務之急如「flatten the curve 」( 壓平曲線), 有些好氣又好笑如「covidiot 」(新冠白癡),當然還有近來在台灣膾炙人口的「 校正回歸」(backfill)。

新冠大疫下,家庭工作兩頭燒的母親們

新新聞1787期
在5月疫情突然升高後,台灣首次進入了第三級全國疫情警戒。除了國民外出自肅、企業實施遠距上班、非必要營業場所關閉、購物需配合疫調的實聯制之外,對於有就學、托育需求的家庭來說,最有感的當數無法再將孩子交給學校後安心上班。

創「實聯制」反擊中共認知戰?

新新聞1787期
什麼是「 實聯制」?這個拗口的語彙突然進入台灣民眾的日常生活。有資深媒體友人納悶,「 實聯制」 的英文(conduct name registration )就是「 實名登記」的意思,港媒報導也都寫「 實名制」,政府何必自創大家看不懂的新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