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缺電成「新常態」,人民該有的選擇

新新聞1786期
如果趨勢不變、能源政策不改,台灣很可能要進入缺電、分區供電成「 新常態」的年代,因為電力供需算得出來;一定程度上近來1 周內2 次大停電與分區供電已向國人「 預示」了這個可能來到的新常態。

機組人員3+11如何補漏?專家曝防疫終極手段

新新聞1786期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本土疫情大爆發,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調查, 近期包括萬華茶藝館、蘆洲獅子會及宜蘭遊藝場等幾個群聚感染,其病毒基因序列都與更早爆發的華航機師與諾富特群聚有相當比例吻合。惟目前疫情指揮中心僅依「 華航清零專案」,對華航機組人員居家檢疫加自主健康管理天數提升為「5+9」,其餘國籍航空機組人員仍維持「3+11」,引發不少民眾疑慮甚至不滿。

日本經濟學家看台海危機

新新聞1785期
隨著日本首相菅義偉與美國總統拜登對台海情勢共同表達關切,日美兩國對於台灣可能捲入戰爭的可能性也日益提高警戒。《每日新聞》5月11 日刊出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小林俊介的專訪。小林針對台海開戰的可能性進行分析,並預測只要兩岸開打,日本就會出現至少80 兆日圓( 約合新台幣20.4 兆)的經濟損失。

美國沒把台灣當成「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

新新聞1784期
最近一期《經濟學人》將台灣作為封面故事,直言這裡是可能引發中美開戰的「 全球最危險之地」,國內輿論也對此多所關注與分析。其實《經濟學人》最主要的論據,與哈佛大學教授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 )日前所警告的—台海危機恐終結美國優勢地位—並無二致,只是弗格森認為…

馬雲是東林黨人,誰又是萬曆皇帝?

新新聞1782期
半年不到,中國網際網路風雲變色。馬雲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開砲, 腳踩巴塞爾協議,手指銀行是當鋪,痛斥中國金融沒有系統,把中共高層嚇傻了。馬雲掀開了潘朵拉之盒,輿論宛若潰堤的洪水,衝擊了整個阿里巴巴帝國。

台海危機:當兩位巨人必定互踩腳趾,該如何收場?

新新聞1782期
由於中國對台灣的威脅與壓迫日甚, 對於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也不斷挑戰, 各界出現許多要求華府在兩岸事務上放棄 「 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 策略的呼聲。亦即希望美國政府改變過去對「 是否出兵介入台海」一事的模糊立場,改以明確承諾武力防衛台灣、抵抗來自對岸的解放軍攻勢。

實彈射擊成國軍罩門

新新聞1781期
拜登(Joe Biden )政府上台後台海情勢持續緊張,近幾個月來解放軍機艦在台灣海空域活動頻率有增無減。3 月17 日,國防部長邱國正在立院霸氣表明,若共軍真的犯台,國軍從不做防守多久的設定,共軍要打多久,「我們就奉陪多久,沒有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