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 2023/4月 第347期 3年疫情紅利在2022年底結束,受益的台積電也在去年創下史上最高營收、獲利和毛利率,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公司。面對今年上半年市場消化庫存、海外設廠成本飆高、先進製程需求減緩和人才供應持續短缺,占台股總市值3成的台積電,還保有過去36年來的高速成長動能嗎?
《財訊》 2023/1月 第677期 疫後復甦帶來多年未見的高通膨,迫使美國聯準會強力升息因應,與此同時也引發了經濟衰退的疑慮。專家建議,投資人今年應嚴格配置資金,用平衡的策略做好防守。
先探投資週刊 2022/11月 第2223期 台版晶片法來了!在「半導體即國力」成為各國發展顯學的同時,當然台灣政府也不落人後,推出台版的晶片法,盼能維持台灣矽盾競爭力,同時進一步將優勢擴及至5G、電動車、低軌道衛星等新興科技產業,加速新護國神山產業鏈成型。
商業周刊 2022/11月 第1827期 九月,美國東北方、俄亥俄州的新奧爾巴尼市,英特爾年初宣布在此地投資的兩座晶圓廠已開始動土。美國這波淘「晶」熱,早已在各州遍地開花。其中,又以亞利桑那、德州、俄亥俄和紐約這四州特別積極。
先探投資週刊 2022/11月 第2220期 打破利空不斷的傳言,台積電用行動證明持續創新的能量,除了3DFabric聯盟,更將在十二月盛大舉行美國新廠移機典禮,應該這樣說,跌破400元的台積電展開全面反攻!
商業周刊 2022/11月 第1825期 「供應鏈回流美國正在加速。」今年七月彭博新聞網如是說。隨著回流 取代外包成為新趨勢,不僅意味著企業「求穩」優先於「求利」,也代表「再平衡」客戶需求時代的來臨。
先探投資週刊 2022/10月 第2218期 美中科技戰增溫,晶片禁令讓台灣遭遇無可避免的挑戰,在面臨供應鏈、人才、客戶重組大洗牌的同時,台灣半導體的優勢仍難以撼動。
新新聞 2022/9月 第1856期 三星於6月底宣布正式量產3奈米,且7月25日又舉辦出貨儀式,甚至有外媒以「Samsung beats TSMC with the the world’s first 3nm chips(三星3奈米擊敗了台積電)」為題進行報導,震撼業界!但是生產規模和良率始終讓人霧裡看花。
今周刊 2022/8月 第1340期 隨著台積電強調客戶庫存調整,聯電、世界先進紛紛看壞下半年景氣,近兩年強勢成長的半導體產業,似乎也進入停頓階段。然而,若攤開整個半導體產業鏈,當中仍有不少公司處於穩健成長態勢。
《財訊》 2022/8月 第666期 美國《晶片法案》通過,英特爾股價卻大跌,因為英特爾獲利能力正在下滑。《晶片法案》能否救得了這家公司?可以從四個關鍵面向來分析。
文章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