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 2022/8月 第1849期
英特爾7 月25 日宣布,獲得聯發科投片於旗下晶圓代工服務(IFS)的先進製程製造晶片。聯發科則強調,此次將投片於英特爾為成熟製程,為Intel 16 製程(相當於台積電22 奈米)。對此次合作,英特爾和聯發科雙方發布訊息都不多,但各種跡象顯示,雙方都希望基於過去5G 數據卡(data card )合作後,更深化彼此的夥伴關係。
今周刊 2022/7月 第1335期
「相對於其他電子五哥,至少鴻海勇於邁開改變的步伐,我對鴻海給出正面評價。」最懂鴻海分析師楊應超這麼說。
《財訊》 2022/7月 第663期
美國兩黨都同意半導體是美中競爭關鍵,卻因為處方藥價等預算案,讓半導體兆元預算卡關,如果拖過今年七月,美國半導體投資案將出現變數。
《財訊》 2022/6月 第661期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主導下,半導體成為3+3的重點發展事業之一,力拚二○二五年車用小IC自製化。
先探投資週刊 2022/6月 第2199期
烏俄戰爭爆發後,中國意圖發展成科技強國的野心,在國際間更加引起了注意;而台灣的重要性,不只是在天然的地理位置而已,也在產業中被凸顯出來。
新新聞 2022/4月 第1832期
上海封城令衝擊台灣經濟,全球最大貨櫃港的上海港陷入半癱瘓, 長三角占台商投資中國的45%,台資和碩、廣達、台積電、日月光都有工廠, 以及統一和聯強有物流工廠,據上海台商說,「現在物流根本動不了,預估封城令會延長到1 個月」,台資企業因此面臨斷鏈危機。
財訊 第653期
打過世界級戰爭,領導台積電崛起的主帥,如何回顧台灣半導體發展歷程?張忠謀接受《財訊》專訪,談他眼中全球半導體大廠的興衰以及台灣半導體產業從無到有的崛起關鍵,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祕辛。
理財周刊 第1121期
供需原已準備反轉的NAND Flash,因俄羅斯與烏克蘭衝突將擴大供給缺口,推升報價反彈幅度,已經擁有相關庫存的台廠受惠最大。
商業周刊 2022/2月 第1787期
這是一個外商帶動本土企業升級的先行者故事。當時,艾司摩爾剛在台灣設廠,這家如今成為全球唯一能生產半導體七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所用的極紫外光(EUV)曝光設備的公司,正遍尋願配合少量多樣模式、高品質的供應商,而這也開啟了信邦升級之路。
經濟日報 20220131
2022年科技業新技術齊發,從人工智慧(AI)到雲端高速運算,再延伸到物聯網(IoT),近幾年在5G引爆下,帶動高頻、高速需求強勁,市場點名,量子電腦、低軌衛星、元宇宙、第三代半導體、3奈米、記憶體DDR5等六大科技亮點,將是今年台股聚焦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