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銀行家雜誌 2023/12月 第168期
2023年因通貨膨脹和升息,全球新創公司「獨角獸」出生率創6年來新低,但AI相關公司卻獨獲青睞。
台灣銀行家雜誌 2023/12月 第168期
金融科技快速崛起,確實已改變金融服務的傳統風貌,推動整個金融業轉向數位化,並朝著自動化與智慧化不斷提升。我們期待掌握科技者,能將方向導引為創造更加包容…
台灣銀行家雜誌 2023/11月 第167期
兩岸關係的緊張或和緩,主要是取決於中國挑戰美國霸權的心態。中國越急著挑戰美國,兩岸關係就越緊張。由於取決於太多非台灣可決定的因素,我們能做的就是增強自身的韌性,特別是處於地緣政治最前線的金融業。
台灣銀行家雜誌 2023年10月號 No.166
台灣財富管理業務吸引不少高資產客戶,有望逐年成長,金融機構應趁此先比照全球私人銀行營運模式,在金融科技、洗錢防制與打擊資恐措施及投資商品面向與國際接軌,掌握台灣未來資金話語權與新世代客戶忠誠度。
台灣銀行家雜誌 2023年10月號 No.166
近年,全球供應鏈持續重組、各國央行利率政策分歧、產油國組織OPEC及俄羅斯降低石油產量,一場科技、貨幣、能源的國際爭霸戰已在你我周遭發生。當糧食供應也武器化時,不難想像此完美風暴將重擊全球人類生存之安危。
台灣銀行家雜誌 2023年9月號 No.165
AI的發展確實會對部分工作產生影響,一些重複性高的工作可能會被取代,這也促使我們重新思考「無意義工作」的問題。然而,AI並不是毀滅性的力量,它同時也帶來新的工作機會和發展前景。
台灣銀行家雜誌 2023年9月號 No.165
隨著台廠供應鏈的多元分流布局,國銀與更多國家資金往來更加密切,等同擴大金融服務業的經濟腹地,提供其發展的新契機,相信抓住「去風險De-risk」的思維,國銀海外版圖也將更寬廣。
台灣銀行家雜誌 2023年7月號 No.163
高齡化議題一向被視為國安層級的挑戰,但社會探討這項議題時,卻仍多以傳統的銀髮思維主導政策與產業方向,亦即聚焦對經濟負面衝擊、退休金不足等。事實上,金融才是健全高齡化社會的關鍵觸媒。
台灣銀行家雜誌 2023年7月號 No.163
投資國家級基礎設施最大的好處是可預測性,且投資報酬率穩健,英國、加拿大、澳洲等國都想擴大發展,不僅可強化在實體經濟上的互動,更可及早挹注金融活水在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建設上。
台灣銀行家雜誌 2023/6月 第162期
在危機時期,世界各地的人們將美元作為避險貨幣的首選,讓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中占有一定的主導地位。儘管其他貨幣包括歐元、日圓、人民幣等都試圖挑戰美元的地位,但短時間內還是難以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