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經驗補養分 銀行業邁向新航道、拓新版圖
從歷史經驗補養分
七大工業國組織(G7)公報曾多次提到「去風險De-risk」,認知經濟韌性需要去風險和多元化,在此浪潮下,主要國家推動供應鏈在地化、區域化及多元化發展,重新調整全球化腳步,並重塑各國貿易及投資結構,形成內涵有所轉變的新全球化,央行總裁楊金龍觀察台廠供應鏈多元分流布局,一方面擴大台灣經濟腹地,另一方面降低高度集中於中國生產的風險,就金融業而言,台灣不同於香港及新加坡金融中心均有明確的經濟腹地,其經濟發展以台商在國內或者全球布局,經濟腹地較為分散,銀行必須擴大全球布局,台資銀行將加緊腳步,「錢」進新供應鏈,還可透過外匯指定銀行(D B U)與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 B U)相輔相成,成為台商貿易結算及資金調度中心,國際版圖越擴越大!
台灣退出聯合國 銀行業力拚海外設點服務台商
台資銀行前進海外歷史很悠久,翻開這頁歷史,可看到一路走來蓽路藍縷,1979 年美國跟中國建交,退出聯合國的台灣在國際地位處境艱困,但銀行業者為了服務台商企業,想盡辦法前進海外設點,這也就是銀行拓展海外市場的原點。
70 年代左右,當時倫敦是國際主要航運、證券、保險、大宗物資的交易中心,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與歐元金融核心所在地,當時台灣政府期望在歐洲倫敦能有一個據點,曾指派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兆豐銀行的前身),向英國政府提出申請,卻因為中國的打壓而鎩羽,無法設立,經歷10 年的摸索,第一銀行才突破困境在倫敦設分行,肩負著蒐集國際重要金融資訊以及金流助台商發展等重責大任,為外交系統貢獻一分心力。
當時在歐洲市場拓展耗費心力,擔任第一銀行倫敦分行的首任經理黃天麟曾在其回憶錄寫到,最困難的就是當時英格蘭銀行高層問他,「要如何證明一銀在倫敦是必須的,對方認為否則無法說服北京讓台灣銀行進軍倫敦。」中間的辛酸過程無法言喻。
前進美國 台資銀行學會更重視法遵
90 年代後,美國紐約金融重鎮崛起,台資銀行也前進美國,初期也同樣面臨相當多的考驗,因美國的銀行業是受政府嚴格監督管制的行業,為了維護社會安定和保護大眾權益,制定了非常多的法案以規範銀行業務範圍,例如有「社區再投資法案」,要求銀行從當地取得多少就要給當地政府對等的回饋,還得讓美國的銀行局以及聯準會(Fed)面試,這些困難讓許多台資銀行望而卻步。
不止如此,就算台資銀行前進美國後,然而當地對於銀行有很嚴格的監管,讓許多銀行感受到在美國經營不易,2016 年兆豐還曾因反洗錢相關問題被巨額罰款,然而這個震撼教育也讓所有的台資銀行學習於海外市場得更注意金融監理單位,且要更重視其法遵文化。在海外所歷練的歷史軌跡對台資銀行來說,都是珍貴的養分。
前進中國慘痛經驗 決心減少中港曝險
時光滾輪來到2010 年6 月, 兩岸簽署ECFA,台資銀行陸續西進找機會,首批獲准赴中國設立分行的本國銀行有土銀、合庫、彰銀、一銀、國泰世華等,初期雖然看似頗有「錢景」,然而子行或分行在當地規模與營運據點偏少,吸收人民幣存款能力本就不足,使資金成本高於中資銀行,台資銀行無多大競爭力,甚至中國當地企業的財報簽核系統不夠完善,紛紛爆出債務違約,台資銀行也有相當多踩雷的經驗,不過這些風險警訊,也讓台資銀行下定決心迅速減少中國、香港的曝險金額。
2018 年美國開始反思所謂「全球化」的意涵,美國總統川普更率先發動美中貿易戰,加上COVID-19 疫情及烏俄戰爭,促使世界大國重視自身國家的經濟安全與韌性,主要國家開始推動供應鏈在地化、區域化及多元化發展,重新調整全球化腳步,各國經貿關係及投資結構都「打掉重練」。
而台資企業觀察到中國已不再是「世界的工廠、世界的市場」,其總經與金融情勢不明,有不少台資企業紛紛移轉供應鏈前進東協或者美國,台資銀行也迅速移轉陣地,朝東進或者南進,根據調查,有進行產線跨國移轉之外銷廠商,2020 年至2022 年移出產線的地區,8成為中國;擴充及新設產線的地區,分別以台灣及東協為主(各占 60.8%、64.3%)。
包括全球供應鏈分流、朝在地化發展,對外直接投資趨於零碎化,其中,全球對中國投資趨緩,尤其以減少對中國半導體投資最為明顯,東協同時為中國產業整合及美國策略聯盟的夥伴,則吸引全球FDI(外商直接投資)的青睞。此外,伴隨全球供應鏈重組,美國與中國彼此的貿易依賴程度下降,對東協的貿易往來則升溫。
產能調整 靈活運用DBU、OBU調度跨境資金
央行總裁楊金龍就指出,順應供應鏈重組,台廠積極進行全球產能調整,擴大在台及東協產能,並為因應美中衝突,在中國產能則增加供應當地內需比重。2023 年上半年台灣對外直接投資中,投資東協比重18.1%,超過在中國投資比重的17.6%。
隨著台商多元生產布局,國內廠商外銷訂單中,中國生產比重在過去4 年(2018 年至2022年)來下降7.7 個百分點,在東協及印度、台灣、歐美生產比重各上升3.3、2.5 及2.2 個百分點,反映台廠供應鏈移轉之效應。
G7 公報曾多次提到「去風險De-risk」,認知經濟韌性需要去風險和多元化,可看出目前全球主要國家將更重視製造業需多元、分流、去風險,在此浪潮趨勢下,台資銀行將更加堅定「錢」進新供應鏈。
進一步檢視台灣對外投資與三角貿易跨境資金的地區別流向,台資企業持續強化海內外營運布局,並靈活運用DBU 及OBU 帳戶進行跨境資金調度。觀察國人透過銀行匯款地區別資料(金流資料)的變化,亦可反映出近年台資企業供應鏈移轉的變化[表1]。
現在1 8 個新南向國家設立的分點共達338處,而相較國銀海外分點總計641處,國銀在新南向國家設點的比重已超過5成,而隨著據點與業務擴增, 東協國家分支機構獲利明顯擴大, 2022年獲利達147 億元新高[ 表2 ] , 占海外獲利之25.8 % , 而其資產規模亦快速成長, 至2023 年3月底達1.55 兆元, 僅次於香港分支機構之1.81兆元,甚至高於中國之1.15兆元[表3]。而新南向國家據點前五名則分別為泰國109處、越南61 處、柬埔寨55處、菲律賓34處、印尼18處。
衝刺海外業務 擴大銀行獲利支柱
公股銀行主管說,全球經濟解封下,將積極衝刺海外市場的獲利,因此衝刺海外業務成為各銀行今年的重中之重,將特別著重利差佳的國家或者地區,希望藉此擴大獲利支柱,而包括美國、東南亞地區為目前最重要的發展區域。
公股銀行今年在聯貸業務方面,針對信用風險較無虞的優質個案將規劃提高參貸金額,以提升整體授信業務承作規模。自貸業務部分,以具台商背景的企業為優先推展對象,並以發展當地非台商企業為輔。此外,將積極透過招聘當地優質人員,以擴大當地自貸業務服務對象與範圍。
個別銀行上,華南銀行今年海外單位放款要以兩位數成長為目標。而合庫銀行已推出境外單位外幣放款激勵措施,以提高境外單位展業動能,並將持續督請分行積極擇優承作授信案件,以提升境外單位外幣放款營運量,朝海外放款年增23%的目標邁進。一銀則鎖定上、下游供應鏈與當地中大型企業,同時亦與台資銀行同業合作發展聯貸業務,聚焦在地、跨境企業融資與金流服務。彰銀則選擇在日本大阪及澳洲雪梨來拓展,主因日本關西地區區域經濟產值(G D P)約占全日本16 %, 為日本製造業及重工業重鎮,基礎設施完備,對外貿易發達,且台商在關西地區的投資比重相當高,著名台資企業如中鋼、鴻海、聯電、台積電及晶華酒店都有設點。
台積電前進日本 銀行深耕日本鄉鎮
而台積電在海外的新廠也吸引台資銀行跟進,即將於日本九州熊本縣菊代鎮設立的首座晶圓廠,讓玉山銀行也前往九州福岡設分行,不只如此, 玉山銀行還與日本九州金融集團旗下的鹿兒島銀行及肥後銀行簽署合作備忘錄,聯手當地小銀行一起擴大服務,而旗下坐擁福岡銀行與熊本銀行的「Fukuoka金融集團」(FG)也與中信金締結業務結盟關係。看來台積電進入日本設廠,不僅吸引台資銀行前進設點找新商機,還改變了當地的金融生態。
台灣不同於香港及新加坡等金融中心,均有明確的經濟腹地(分別為中國、東協),支撐其金融服務業朝集中式中心發展;長期以來,台灣的經濟發展以廠商在國內或全球布局為主,經濟腹地較為分散。
隨著台廠供應鏈的多元分流布局,國銀與更多國家資金往來更加密切, 等同擴大金融服務業的經濟腹地,提供其發展的新契機,相信抓住「去風險De-risk」的思維,國銀海外版圖也將更寬廣。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