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第1755期
停課不停學,疫情中歐美和台灣均轉向遠距教學,線上課程平台成為這波趨勢中最大受惠者。以註冊學員數來看,美國教育科技公司Coursera坐擁八千二百萬註冊學員,全球最大,去年疫情最嚴重的三到九月,一舉增加四千萬用戶,成為這領域的最大贏家,它如何做到?
商業周刊第1755期
一場疫情,正在改變兩大電商雙雄的競爭格局。台灣防疫升高至第三級警戒一個多月以來,電商無疑是最大受惠產業,訂單量就像「天天在跑雙十一」。但,爆量訂單卻也成為災難,各大電商平台出貨嚴重塞車,幾乎都無法達到原先標榜的二十四小時快速到貨。
商業周刊第1754期
「通膨對企業影響可大了!」蘋果供應鏈、紡織廠力麗副總經理陳漢卿指出,尤其毛利率低的中下游企業,不但原物料漲,連工資、運費都漲,又沒辦法轉嫁成本的話,「毛利率遭到侵蝕,就很難賺錢啦!」
商業周刊第1754期
我們眼前的這位美國年輕人,頂著爆炸頭,坐在一張電競椅上,跟尋常的科技宅男,沒什麼兩樣。然而, 他一點也不尋常。他是弗瑞德,創辦了全球第四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FTX,不到三年裡,一天的成交量,可高達三百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八千三百多億元),甚至比台股的日成交量還要大。
商業周刊第1753期
身為「清單製作人」網站創辦人,我長期研究清單與生產力之間的關係。我發現,成功人士每天都會寫清單。求職社群網站領英(LinkedIn.com)的一項調查,發現六三%的專業人士會將待辦事項列成清單。
商業周刊第1753期
想到嬰兒,人們總會聯想到他們好奇的神情和笑顏,但研究發現,即便剛出生的孩子,都可能「憂鬱」。在一般認知中,小孩韌性度高、恢復力強,但幼年時期的情緒健康仍會影響成長過程,改變他們學習、行為、處理情緒的方式。
商業周刊第1752期
台灣疫情增溫,國內醫藥通路的血氧計被搶購一空,市價一度飆漲超過五成。去年防疫發燒貨是口罩、酒精、額溫槍,今年它的竄起,帶動相關概念股近一個月飆漲逾三成。
商業周刊第1752期
五月二十七日,全台創下了史上用電新高,打破去年七月的用電紀錄。甚至,歷來台灣用電量前十名的日子,就有一半是在今年五月所創下。進入夏天用電旺季,又得宅在家靠電腦遠距工作、學習,大家最擔心的是,「停電會是台灣的新常態嗎?」
商業周刊第1750期
本土疫情爆發初期,有則影片在網路上瘋傳:一個身穿國旗裝的老年男子沒戴口罩遊逛,身穿艋舺夜市制服的女子遞給他免費口罩,他大聲咆哮,「妳有什麼資格要我戴口罩!我就是不要戴!」轉頭惡狠狠指著手機鏡頭:「不准拍!」
商業周刊第1751期
串流大咖做電玩、零售電商買電影、手機龍頭賣手把,這些「撈過界」舉動,正是科技龍頭「 尖牙五股」(FAANG)其中三家的最新布局。隨著線上影音串流市場的競爭漸成紅海,未來影劇與遊戲合一、「沒前三,沒平安」,將是該市場未來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