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第1673期
在台灣,「成績至上」的迷思,有可能被打破嗎?這正是2019年8月上路的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通稱一○八課綱),被賦予的改革任務。
商業周刊第1679期
N次貼, 是僅次於老大哥3M的全球第二大便利貼品牌,市占率達一五%。很多人不知道,創辦該品牌的,是台灣上櫃公司,位在高雄的紙用化學廠,聚和國際。聚和光靠一張便利貼,可外銷至全球七十多個國家,一年可創造近十億營收,成為聚和第三大事業部,占總營收近三成。
商業周刊第1673期
貓咪帶頭衝,台灣「毛小孩」比「真小孩」多的時代即將來臨。根據內政部與農委會數據推估,全台家貓與家犬總數,最快在二○二○年下半年,將首度超過十五歲以下孩童數;二○二一年的台灣毛小孩總數將達近三百萬隻的史上新高,比同期的孩童數多出十二萬以上。
商業周刊第1675期
2019年12月10日, 台灣5G頻譜競標開跑,預計最快2020年下半年服務就能上路。事實上,電信業者搶標5G標金正牽動著你我未來的手機上網資費,屆時四九九吃到飽的好康,可能走入歷史?
商業周刊第1670期
台灣塑身衣大廠維娜斯,在九月推出了全球首款男性訂製塑身衣,背後動機,竟是少子化的壓力。它如何把全是女員工、女客人的生意,轉進男性市場?把男生穿塑身衣的尷尬,轉換成愛美商機?
商業周刊第1672期
今年是人類登陸月球五十週年,重新點燃全世界的太空熱潮。SpaceX創辦人伊隆.馬斯克,將人類的太空目標,從月球瞄準到更遠的火星,誓言研發出運送人類移民到火星的火箭。但現在,有一個比馬斯克更瘋狂的小子,他誓言要在火星上打造火箭。
商業周刊第1672期
十一月二十二日, 數百名Google員工齊聚在舊金山辦公室的中庭抗議同事因言論而被停職。可別小看這個和平示威,它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有別於過去工運只出現在藍領階級,新形態、新訴求的白領工運,已在Google員工手中催生。
商業周刊第1677期
EQ(情緒智商)這詞被創造時,還沒有人工智慧(AI)、大數據。如今,這些科技創新興起,它又被熱烈討論,原因是:它無法被機器取代。世界經濟論壇指出,到了二○二二年,預計四二%工作技能要求將會改變;重塑工作技能,成為職場工作者的當務之急。
商業周刊第1677期
不讓日本豪華觀光列車專美於前,瑞士最知名的景觀火車「冰河快車」(Glacier Express), 於二○一九年三月推出了比頭等艙更高級的艙等「尊爵艙」(Excellence Class),讓這可以輕鬆飽覽阿爾卑斯山湖光山色的列車魅力再升級,對已體驗過的人來說,總算又有再次搭乘的動力!
商業周刊第1677期
2020年世界博覽會將於杜拜舉行,這也是中東首次舉辦世博。今年,是造訪與認識杜拜最好的時機。它狂飆創意高速公路,推出超越常規的瘋狂點子,加入軟性故事與靈魂。跟著一起探索雙面杜拜,一邊試膽瘋玩,一邊釋放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