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640期
中概股曾因中國的好故事風靡全球,如今政策大刀落下。最靈活的避險基金、最穩定的主權基金傷得多重? 中概股的籌碼變化將是這場財經大戲的主軸。
天下雜誌第730期
鴻海買下一座竹科晶圓廠,死對頭比亞迪則打算自建,電動車忙著佈局半導體過時製程,意在特斯拉三年前的「碳化矽」技術創新。關鍵零件值得投資,只是台灣還沒人做得出來。
我靠交易賺大錢
史上最強的股票作手傑西.李佛摩(Jesse Livermore)曾說:「我賺大錢,不是因為我特別厲害,而是我善於等待。」作者伊恩.墨菲以15篇引人入勝的章節,為散戶打開大門,告訴讀者交易功課不能偷懶:詳實交易紀錄,堅守交易紀律,擬定交易策略。任何想依賴市場交易維生的人,可以從這本書裡擷取豐富的實用工具。
說話致富
「擅長溝通的人,年收比不擅長溝通的人多出33%!」愈有錢的人,就愈懂得溝通的重要性。學會27招溝通祕訣,就能打造吸金好體質,讓人脈與財富主動找上你!
金錢的真理:35歲後不再為錢工作
有錢人與你的差距,不只是年收!造成「窮人愈窮、富人愈富」的原因在於,你是否參透「金錢的真理」。與澤翼是日本知名投資家、企業家。就讀大學時曾兩度創業,營業額破億。雖然曾經破產,他卻總能再度谷底翻身,創造龐大的淨資產。
讓散戶賺起來
我們知道股票要逢低買進,但為何看到股票下跌卻會心慌慌?散戶要賺錢,就要買進低價的股票。但問題是,當你看到一支下跌的股票時,總是不敢輕易進場,因為不知道這支股票會不會繼續跌。這時就可加入巴菲特等投資大師的行列,利用「囤股投資法」,透過每年最低15%的複利效應…
理財周刊1095期
主計處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台股卻重摔1616點,市值蒸發3兆,所幸仍有逆勢創高的個股,相信8月是壓低進貨格局,目的就是為了9月季底法人作帳。
《經貿透視》雙周刊575期
國土三分之二為沙漠,建國初期曾嚴重缺水,以色列政府與民間企業攜手,制定多元化水資源相關建設方案,致力研發各種水資源科技,如今在水資源管理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水資源產業更已成發展引擎。
今周刊第1286期
股市多頭時,投資人要記得停利,保留部分現金在口袋。目前股市雖穩步向上,仍要注意風險管理,別讓口袋出現破洞。
理財周刊1093期
極端氣候的頻繁出現,使人們對於氣候的掌握度愈趨降低,聖嬰及反聖嬰的現象,更使此情況愈加嚴重。今年的反聖嬰年,造成全球各地皆出現極端的天氣現象,以台灣為例,台灣在初夏時一度陷入缺水危機,卻又在七月時頻頻傳出各地有淹水的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