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隆.馬斯克的處世哲學

經理人月刊第190期
金錢從來不是馬斯克創業或工作的動機,他喜歡靠自己的能力解決世界的大問題。舉例來說,SpaceX的前3枚火箭發射,都以爆炸結束。這樣的結果不只讓外界認定,私人太空旅行註定要失敗,也耗盡馬斯克最初投資的1億美元。但馬斯克的信念是:「不要驚慌!」

國巨、宸鴻搶入股下一個特斯拉有何魅力?

商業周刊第1711期
「你永遠不會看到我們在賣車!」 很難想像, 這句話竟是出自一家美國電動車新創Canoo。而且就在八月中,它還連獲台灣兩大科技廠入股投資:在被動元件龍頭國巨宣布將投資一千萬美元後,觸控大廠宸鴻更宣布將斥資一億美元參與其上市前私募案。

Tesla 拆股發威【封面故事-先探投資週刊】

先探投資週刊2106期
向來以造車工藝自居的德國與日本汽車之百年大廠,如今面對電動車時代來臨,從過去的觀望存疑到現在不得不投入生產,但傳統車廠的舊思維套用在電動車上,似乎難以贏得消費者的青睞。領導者特斯拉成功之關鍵在於創新,並大量導入高科技…

那指完勝道瓊 特斯拉居首功

先探投資週刊2098期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全球各地的數位轉型速度,今年也是5G產業的成長年,市場低利率環境有利於科技產業的創新,帶動Nasdaq一度衝上萬點並創歷史新高的內涵。

特斯拉超越 豐田的秘密【封面故事-商業周刊】

商業周刊第1701期
「華爾街曾押注特斯拉將遭遇硬著陸,甚至可能破產。如今,如果股市是可信的,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已經把整個世界踩在腳下,」《金融時報》說。六月十日,電動車品牌特斯拉(Tesla)股價再創新高,突破一千美元,正式超越豐田,奪下全球市值最大車廠寶座。

特斯拉的汽車革命【封面故事-先探投資】

先探投資週刊2096期
「贏者全拿」這句話或許可以來形容特斯拉在電動車領域的強勢地位,儘管傳統車廠也積極跨入,但特斯拉憑藉卓越的電池效能技術與智能駕駛系統,獨領風騷,同時也成功建立品牌形象。過去一年來,特斯拉股價一度跌到一七六美元,隨著上海廠量產進度順利,如今更突破一千美元…

特斯拉啟示錄

今周刊1208期
若在谷歌打進「Should I 」,首先映入眼簾的推薦搜尋,會是「Should I buyTesla ?」(我應該買特斯拉嗎?)這真是不可思議,可能連許多一輩子沒買過股票的人,都因為谷歌搜尋或看到這筆建議搜尋,再加上社交媒體討論特斯拉股票,而想知道特斯拉到底發生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