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379期
自從2017年7月,金管會通過「證券投顧事業以自動化工具提供證券投顧服務作業要點」,明確定義自動化投資顧問,自此迎來台灣的「機器人理財元年」…
財訊雙週刊528期
2017 年是台股大豐收的一年,但為什麼小股民依舊無感,仍大喊賺不到錢?到底贏家是怎麼操作的?或許我們可以從這些2017 年在股市賺到上億身價的贏家身上,看到多數散戶最缺乏的投資心理素質⋯
商業周刊第1573期
二○一七年隨變數一一消弭,為新一年度全球經濟奠下均衡成長的基礎。唯最大變數在於,當熱錢不再流動,減債元年是否也會減掉成長動能?
《漫步華爾街》投資人如何從行為學家的新觀點,避免自己的不理性而犯下的愚行與誤判。
遠見特刊:預見2018未來大趨勢
2018年景氣復甦,各大研究機構普遍看好,全球迎接「金髮女孩經濟」。在穩成長、低通膨、低利率的環境下,你將面臨哪些挑戰?《遠見雜誌》全盤檢視世界產經動態,分析基金投資重點、台股教戰守則、十大科技亮點,帶你掌握先機、贏在未來!
Smart智富第233期
「錢太少、難投資」,是很多民眾停止投資步伐的原因之一。不過,小錢其實也能滾出大身價。擁有10多年投資基金經驗、被奉為「基金教母」的蕭碧燕指出,收入不多,沒太多閒錢的小資族,可以選擇…
今周刊第1096期
被動元件龍頭國巨今年成績亮眼,在股市,屢屢創新高;在產業,握定價大權。陳泰銘沉潛十餘年,耐心放長線,終於換得大放異彩的時刻。
80萬變3200萬!小資女的包租鍊金術
房價高得嚇人,還有機會進場嗎?
勇敢跨出第一步,機會就是你的!
小資女教你資金不足怎麼買、
如何籌到買房基金、投資的老二哲學
商業周刊 2017/12月 第1571期
央行總裁彭淮南到明年二月二十五日退休,他當了二十年央行總裁,歷任四位總統、十四個行政院長。其間,不斷有更上層樓的機會,而他的答覆,永遠都是那句…
《財訊》544期-強總裁。弱台灣
當了20 年中央銀行總裁的彭淮南即將退休,彭淮南強勢而穩健的作風,帶領台灣安然度過多次金融風暴,但也有不少批評者認為,央行的決策已經為台灣帶來不少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