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第1239期
今年「附保證保單」崛起,吸引不少屆退族或退休族的目光。不過,近來金管會已表態將進一步規範此類商品,而這種保單也並非人人適合。
今周刊第1236期
疫情下,日本新創市場卻持續看漲,不僅接連出現巨額募資案,資金更集中在深度科技等有未來發展性的新創公司上。
先探投資週刊2108期
新冠病毒疫情大爆發,讓中國的經濟規模得以提早兩年與美國並駕齊驅,而摩根大通、世界銀行也先後調升對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率的預測值。
先探投資週刊2106期
市場殖利率可能已在第二季觸底,未來美債殖利率可能逐步反彈並造成市場的震盪,今年美國公司債的發債規模上看兩兆美元。
商業周刊第1711期
「你永遠不會看到我們在賣車!」 很難想像, 這句話竟是出自一家美國電動車新創Canoo。而且就在八月中,它還連獲台灣兩大科技廠入股投資:在被動元件龍頭國巨宣布將投資一千萬美元後,觸控大廠宸鴻更宣布將斥資一億美元參與其上市前私募案。
《經貿透視》雙周刊549期
被形容為天堂與地獄並存的非洲,一手是上帝贈與的黑金、黃金跟鑽石,一手是燙手的疾病、高溫及貧窮,衝突的對比增加了這塊闊土的多樣性。非洲一樣有群登上美國商業雜誌《富比士》的富豪,足以動搖國本的經濟企業帝國,有趣的是其中仍有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
今周刊第1234期
貿易戰未歇,疫情又使中美對立更顯尖銳,當保護主義盛行、全球化不再是唯一價值,這場變局將如何牽引台灣迎向挑戰? 隨挑戰而來的難得機遇,台灣又是否能把握住?
先探投資週刊2103期
獲利是推升股價的原動力,台股在這波疫情影響之下,突破30年前高點,攻抵13000點,幕後仰賴的就是企業本身的獲利成長動能,不少上市櫃企業上半年營運絲毫無畏疫情干擾,依然繳出亮麗成績單,成為支撐股價之後盾。
商業大騙局
現代經濟能夠蓬勃發展是建立在分工之上,而隨著商業體系越來越龐雜,現代社會也越來越傾向於「信任的分工」。本書蒐羅了從古至今、相當豐富的詐騙實例,作者藉由這些知名詐騙案,帶大家了解商業騙局的幾大特色,同時解釋它們為何、以及會在什麼地方「露出馬腳」,乃至失控崩盤。
投資人的生存戰役
這是一本讓投資人,在股票市場這個殺戮戰場中,安身立命,一步一腳印累積資本,創造財富的教戰守則。40年投資經驗;77則投資箴言,羅布,是那種真正會拿自己的錢去投資(還賺大錢)的操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