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 2023/6月 第1855期
輝達今年以來股價翻了不只一倍, 光五月二十四日一天,股價就暴漲二四%,黃仁勳的身價因此一夜飆升約六十五億美元。一九九三年, 黃仁勳在美國矽谷創立輝達以來,一直由他擔任執行長,他也是美國標準普爾五百指數企業在位最久的科技公司執行長。但這三十年,卻是無數次與巨人博弈的過程。
商業周刊 2023/6月 第1855期
你知道台灣人最愛吃什麼保健食品嗎? 去年,台灣保健食品產值推估超過一千七百億元,數千種商品中,最受歡迎的是益生菌,單一品類年營收就超過四十三億元。
遠見雜誌 2023/6月 第444期
全球減碳浪潮下,綠色新經濟崛起。泰國端出綠色新政,推動產業轉型,吸引外資一窩蜂搶進。電動車群雄爭霸,台灣的優勢與機會在哪?被譽為「泰國特斯拉」的推手——EA集團創辦人Somphote Ahunai,短短16年翻身泰國富豪榜前六。《遠見》獨家專訪,揭露他突圍EV群雄的心路歷程。
天下雜誌第769期 2023/6月
台塑六輕二十多年來,上演一部與水抗戰史。除了取濁水溪,廠房一塵不染全為蒐集乾淨雨水,廢水回收超過九成。明年海淡廠啟用,還將供應每日一半用水量,實現自己的水自己造。
理財周刊 2023/5月 第1187期
蘋果、臉書、輝達、亞馬遜、微軟以及特斯拉貢獻今年美股指數90%漲幅。而台股矽智財股創意、世芯-KY屢創天價,引動各式AI概念股爭艷。5月底COMPUTEX 2023揭幕,注意六大主題中有哪些潛力股位階仍低,有機會續領風騷,成為台股6月亮點。
商業周刊 2023/5月 第1854期
一家還在燒錢的虧損企業,卻橫空出世,承諾將投資法國五十二億歐元,在北法敦克爾克蓋超級電池工廠。它是輝能科技。
商業周刊 2023/5月 第1854期
你有想過,光靠管理、降低自身用電,就可以反過來跟台電收錢,幫公司賺到上千萬元的理電收入嗎?安瑟樂威就是提供這樣的新服務。
今周刊 2023/5月 第1379期
二○二二年,中磊營收突破六百億元,用兩年時間讓營收成長近八成,站穩台灣網通三雄地位。強調不再只做設計代工、轉為直接服務客戶的網通公司,中磊如何逐步走出自己的路?
動腦雜誌 2023/5月 第565期
精選日本4則品牌案例, 看企業如何發揮品牌娛樂實力, 建構具有影響力、吸引人們參與、甚至願意與品牌共同創造的「大人經濟商機」。
今周刊 2023/5月 第1379期
日本已經處於低經濟成長期,加上全球高度數位化,比起『穩定的正職員工』,企業會更重視『專業技能』的優秀人才,因此日本走入了『職務型雇用』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