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貿透視》雙周刊494期
隨著網路媒體平臺愈來愈多元,使得行銷開始走向「科技化」與「體驗化」,虛擬實境及擴增實境的新興運用越來越普遍。而網路消費者行為的改變,也使得線上與線下的邊界逐漸模糊,許多線上賣家漸漸擴增實體商店,整合網路與現實世界。
《經貿透視》雙周刊493期
在競爭愈來愈激烈的國際市場上,想要「百戰不殆」就須先「知己知彼」。要「知彼」就須透過觀察、蒐集資訊,精準分析;而「知己」就是真實審度自己的強項和弱點。在知己又知彼後,再審度彼己的強弱利害,才能擬定出攻無不克的戰略。因此,要做市場百戰百勝的贏家,就須有效的資訊做後盾。
《經貿透視》雙周刊492期
被譽為汽車大王的亨利‧ 福特(Henry Ford)於1908 年推出平價化的國民車–Model T,並在1913 年啟用全球第一條流動裝配線來製造汽車,使汽車產業不斷成長茁壯。一百年後,因應全球節能減碳與數位科技的趨勢,汽車產業正面臨波瀾壯闊的變革浪潮,驅使知名國際車廠及資通訊大廠相繼投入新能源車及自動駕駛車的開發,也開創汽車零組件產業新契機。
《經貿透視》雙周刊491期
泰國是東協僅次於印尼的第二大經濟體,居中南半島心臟位置、基礎建設完善,是東協市場中的熠熠明星。食品、農業、觀光及零售業是重要經濟支柱,泰國更為亞洲唯一食品淨出口國,內需外銷齊飛,吸引跨國零售業紛紛搶進布局,國際食品在當地百花齊放。
《經貿透視》雙周刊489期
隨著新南向政策,我們一路往東協及南亞找尋未來的合作夥伴,除了透過貿易之外,也看到了與其他國家偕手合作拓銷東南亞等市場的可能性。觀察東協新興市場,除了物聯網(IoT)、美妝產品、醫療服務及新型態農業合作外,臺灣業者還有許多機會,如資通訊產品、節能環保產品及汽車零配件等。
《經貿透視》雙周刊488期
到印尼實習的學生都說印尼跟原本想的不一樣,這反映出臺灣普遍的困境,對印尼了解有限,印尼也不認識我們。但在新南向「以人為本」的精神帶領下,未來將有越來越多國家雙邊合作及人才資源互補計畫推動,臺灣印尼交流可望逐漸深化。
《經貿透視》雙周刊487期
來一趟湄公河三角洲巡航之旅,感受越南物產豐饒,水上市場特殊風情,留下深刻難忘體驗。然而鮮少人知道,全球暖化使得海平面上升,極端氣候又造成嚴重乾旱,肥沃三角洲遭受鹹水入侵,導致農作物歉收,衝擊許多家庭生計。
《經貿透視》雙周刊486期
擁有上、中、下游完整供應鏈體系的臺灣手工具產業聚落,廠商間彼此相互依賴又競爭,力求卓越品質,產品和技術在國際間備受肯定,每年為臺灣賺進新臺幣一千多億元,更曾獲得「手工具王國」的美譽。
《經貿透視》雙周刊482期
臺灣自行車業者,從積極轉型到創新研發,並自創品牌發展高附加價值產品;同時整合產業上中下游,提升產品技術,強化優勢,為攀登下一高峰蓄積最佳能量。
《經貿透視》雙周刊481期
越南近年來保有穩定的經濟成長動能,在東協地區除了經濟規模較小的柬埔寨和緬甸,其經濟成長表現僅次於菲律賓。今年前三季,越南GDP 成長率達6.41%,前幾年一直以來的高通膨也已趨緩。雖然這樣的經濟表現尚未達到政府目標的6.7%,但基於出口及投資均有不錯的表現,仍可保持樂觀的預期。